和而不同是大智慧
人们应该理解的是:
“和”的是价值观、理念、目标;
“不同”的是形式、路径、方法、具体步骤。
价值观都是一致的,因为人心相通、人理相同;路径、方法是不同的,因为形式方法要因地、因势、因环境制宜,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化、与现实对接,所以会形式、方式上有区别。
所以,
若全部相同,则不需要“和”,所以说“和”的时候,必含有“不同”的意思;
因为人心相通、人理相通,所以即便说“不同”,这个“不同”中,也一定含有“和”的部分,也即共同的价值观、人心、人理等,所以,说“不同”的时候,其中也必定含有“和”的部分,“不同”里蕴含的共同价值观即是“和”的基础、即是“和”。
怎么用呢?
那就是不要说“和”的时候,就觉得必须一味的“和”,有点不同意见就受不了,觉得是对自己的挑战、挑衅:
那就是不要说“不同”的时候,就觉得对方成了敌人了,非要拼个我对你错,非要立场鲜明、剑拔弩张。
要在“和”的时候看到“不同”,做好准备,在“同”“和”(价值观、目标、理想一致)的基础上吸收更多有益意见;
要在“不同”的时候看到“同”“和”,不要觉得“不同”了,就要开始对立了,要在“不同”里寻找“同”的部分,以此为“最大公约数”,寻求共赢。
(说到这里,就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的习惯四、五、六相合了,参见《成圣之路(695)如何正确对待反对意见》《我的读书(1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