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融南北方各族人民丝织技艺的精华,因色彩绚烂、宛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位居我国三大名锦之首(我国三大名锦:南京云锦、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到目前为止仍不能用机器替代生产,其生产工艺更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堪称中华名族乃至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莲花生”织锦唐卡晚明诗人吴梅村的一首《望江南》词专写南京云锦:“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其中说到能工巧匠竟将孔雀羽捻成线织进云锦中。在北京定陵中就曾出土一件用金线、彩绒与孔雀羽线等织成的“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数百年后,经丝纬绒色彩多已褪变,惟孔雀羽织制的龙纹金翠依然。
大花楼织机
大花楼织机的代表机型是南京云锦妆花机,它是在总结和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宋末时期,由南京锦工发明创造出来的,代表了我国织锦技术最高峰。
大花楼织机长5.6米,宽1.4米,高4米,使用通经断纬工艺由两人合作。下面是织工在脚踏提综,起出锦上的地纹,用于彩纬挖花,通经断纬的操作,上面拽花工坐于机上,每拉动一个耳子线,带动经纬形成开口,再把耳子先转移到环形大花本的最后位置,做出图案能循环使用。(上面的织工负责图案的结构,下面的织工负责颜色的搭配)二人上唱下喝,密切配合,织出宛如彩霞的南京云锦。两人分工合作,一天工作8小时也仅能织出5~6厘米,所以云锦称为“寸锦寸金”。
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战袍
原件是丁汝昌的后人捐赠中国军事博物馆,因破损严重由研究所复制。战袍又称胄甲,铠甲为礼服的一种。整件胄甲使用藏青色与金线织成,上配有2000多颗铆钉。战裙上配有狮头鱼尾的图案,狮头是一品武官的象征,鱼尾是水师的代表,所有铜饰镀金,整套胄甲金光闪闪,威风凛凛。
丁汝昌战袍(复制品)上的云锦纹饰清.宝蓝地江山万代直径纱
原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后赠与南京云锦博物馆。
它在蓝地上起本色暗花,纹饰分别用江崖海水,如意八宝以及“卍”字组成,一般用于皇家服饰用料,匹料头部有铭文字牌。
万字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意义的几何图案。它利用多个万字(卍)字联合而成,是一种四方连续图案。其中“卍”字,寓意吉祥,图案的不断重复寓意连绵不断,因此万字纹有着吉祥连绵不断、万寿无疆等含意。该款面料在明清两代多用于装裱,例如目前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康熙皇帝御制印玺宝薮,其表面就运用万字纹锦进行装裱。
《说文解字》中说道:“云,山川气也,从雨云象回转形也。”《河图帝通纪》中记录:“云者,天地之本也。”
古时,云与雨相关,决定了人类的收成与吉凶,因此,使得云在人们的心中得到了升华和抽象,受到期盼和敬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此块云锦上的云纹的形态生动形象;既有独立的一朵,也有连成串、连成面的云纹。不仅造型优美,变化多样,而且寓意美好。都是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的象征。
不知何故,这幅面料一眼看到就特别喜欢,觉得特别投缘。宝蓝的色泽,鲜亮而不耀眼,沉稳中又透出灵动,是比海水更深邃的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