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食物生产对枪炮、病菌和钢铁的发展而言,是间接的前提条件。从各大洲族群从事农牧的地理条件可看出日后的命运。
2.通过驯化动植物,比狩猎—采集方式产出更多食物,从而增加人口密度,这是作物和家畜对人口直接的影响。
3.生产食物的行当是逐渐演化出现的,是无心插柳的结果,而并非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食物生产是一种自催化的过程,是在一个正回馈循环中不断自我催化的过程。
4.生产食物的行当,是从狩猎—采集阶段就已经出现的技术一步一步发展成功的,是许多关于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的决定共同造就的。
其原则是:花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尽可能获得回报。适度而可靠的回报,比起大起大落的生活模式更有吸引力。
5.影响狩猎—采集和农业消长的5个因素:
•可获得的野生食物越来越少。
•可驯化的野生植物变多,驯化植物的回报越来越多。
•生产食物的技术(例如采收、处理和储藏)不断改进。
•人口密度上升与食物生产兴起双向关联。
•食物生产者社群的人口密度很高,凭数量优势就足以驱逐或消灭狩猎—采集者。
6.食物盈余,加上驮畜的出现,发展出定居、集权、社会分层、经济复杂、技术创新的社会的条件就具备了。
7.在19世纪铁路出现以前,大型家养哺乳动物是主要的陆上运输工具。
因为牲畜,人类历史首见远距离、大量载运货物之道,人类自己也得以日行千里。
在一战前,马匹一直是颇有战略价值的牲畜,可谓远古战争中的吉普车和坦克。马鞍和马镫发明后,造成的威胁更大。
8.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地区独立发展出食物生产手段,各地区的进度差距很大。
在食物生产方面取得先机的族群,在迈向枪炮、病菌和钢铁的路途上,领先群雄。其结果就是历史上一连串“有”与“无”的冲突。
9.历史普遍模式背后的因素:
10.在年代可测定的遗址中出土的被驯化动植物的遗骸,可以认为是当时当地有食物生产活动的充分证据。
加速器质谱法AMS提高了质谱的灵敏度和辨别度,在分离同位素上很有意义,只需要微量的样本就能做碳14年代测定。
一行精华:
通过驯化动植物,比狩猎—采集方式产出更多食物,从而增加人口密度,这是作物和家畜对人口直接的影响。
食物盈余,加上驮畜的出现,发展出定居、集权、社会分层、经济复杂、技术创新的社会的条件就具备了。
触动,反思,改变:
“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话说明的道理,在人类演化初期尤其重要,食物带来的能量是保证原始人类能够生存的繁衍的最根本条件和基础。
最初人类只能通过狩猎或采集的方式获取食物,随后由于所处环境的客观条件差异,部分地区的人类慢慢演化成功了驯化野生动植物的技能。
这些技能随着不断自催化,愈发迅猛发展,食物越来越多,整个人类族群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在历史考古研究中,都是有迹可循的。
作者把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因和近因,通过详实的证据逐步推演阐释清楚,读来令人信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