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恐惧
“恐惧”——作为害怕,忐忑,不知所措等的书面语言。它却不只是那么一点儿“情绪”里生出的情愫…
遇见描述各种恐惧的文案——原来“恐惧”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是一项物种为了保护自我“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心理”!
只是没有人“喜欢”恐惧——毕竟它让人感到“不舒服”,“不确定”,“心里慌慌”…
“恐惧”一方面是内心缺乏“安全感”时的“防御机制”。同时我觉得:“恐惧”也可能是“习得性无助”的养成…
比如:一个总是“被训斥”,被指责无能的孩子,他/她的自信与勇气,是很难树立起来的。这样成长的小孩,因为缺乏“对自我的信任”与敢作敢当的勇气,极大可能他/她是害怕老师的,哪怕是“在理的事儿”,因为唯唯诺诺,也很可能没有获得好的结果!
这便是“对于他/她”而言,内在成长的恶性循环。毕竟长久没有“获得感”的成长经历,会令他/她对于生命的价值感,愈发迷茫。
“情绪价值”——是抽象的概念。它不像一桌好菜,可以在口舌间产生“美味”与确定的能量/力量…
“情绪价值”——在于生活里的每一次接触,每一点一滴“成功经验”的积累。
古语云“积跬步,以致千里”。
这道理,在一个人“内心”的情绪价值里——也是适用。
“情绪价值”可以由外在输入——它是每一次做成功一件事时,得到肯定与赞赏的内在“获得感”与确定感。
它也可以“内在生成”——佛教里有“悟性”的说法…
它可能是接触的人事物的触动。也可以是上苍大地,突然的感召!
所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请不要“吝惜”我们对身边人的赞美与肯定…
因为哪怕是“家里最亲密的家人”——也并不是“谁的蛔虫”…
把“爱”与“称赞”、认同——告诉那个“我们”重视的人。却不要等他/她自己去想明白“爱的含蓄”…
毕竟可以明确感知到的爱——不仅可以产生“情绪价值”,也是“幸福”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许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