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有一名长的很帅气的男孩子,名叫小轩,独生子。爸爸在外地工作,虽然妈妈在家,但工作比较忙,偶尔接一次孩子。大部分是奶奶接孩子。爸爸很关心孩子,经常会打电话问问孩子的在校情况。
小轩很讲义气,但有时又有些淘气;很积极,但有时又很懒惰。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家长给鼓鼓劲,老师给提个醒。一二年级的时候,就这样一直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下健康地成长着。但去年的疫情,打破了一切的平静,一会儿线上课,一会儿线下课……这让本来不自觉的小轩变得肆无忌惮,上课不好好的坐,更不认真地听,扣扣这里,挠挠那里。提醒一次,安静不了十分钟,批评过后,这边还低眉顺眼的一脸羞愧色呢,一转脸可就开始龇牙咧嘴地冲着伙伴们做鬼脸。把他调到一边,告诉他,表现好了可以让他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招一点儿都不管用,照旧不听课,照旧影响其他学生。有一次学校举行运动会,其他人都积极参与,他却找到我说:“老师!我不想参加!”直接摆烂。
家庭作业,更是没法提。我一次次的在班级群里间接提醒,家长没有一点儿回应。电话打给小轩爸爸,他说近段有些忙,他会给奶奶说,加强管教。但都收效甚微。有一次做了一次练习题。他大部分没有做,写的字丟笔少画,脏得那叫一个扎眼。
我非常痛心!一个聪明机灵的孩子,变成这样,师之过,家长之过。我必须让家长重视,与我合力帮助孩子渡过难关。首先,找原因。1.孩子在家里懒散惯了,老师没有及时关注到。没有做到及时跟踪及时纠错。2.学生犯错之后,老师批评较多,应该及时发现其它方面的优点,及时肯定表扬。给与更多的关爱。3.家长在疫情期间,对孩子管教太少 ,过于放纵孩子,对孩子的学习辅导不到位。4.家长开始也没有重视孩子的问题。5.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太少。
找到原因,我开始非常正式的跟他沟通,给他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他看孩子的家庭作业,并真诚地说:“孩子是自己的,好或者不好,我们都要好好的爱他们。千万不要把他丢在一遍。况且孩子这么好!”“韩老师!不好意思啊!我这一段太忙了。忽略了孩子。我这就跟他妈妈和奶奶好好地沟通。你可别不管他呀?”“放心吧!我们班的孩子我都喜欢,我可不想让我的学生越来越差。”……
用心沟通后,家长和我开始各自努力。我首先给他换了一个座位,换了一个环境;然后每天关注他,一有表现好的就表扬,作业写得不好就陪着他让他重做,做好了再表扬。家庭作业也写得越来越好!后来,学校艺术节要孩子报才艺,他毫不犹豫地把小手高高举起……
我的好孩子回来了!欣喜之余,也暗暗告诉自己,对于表现反常的学生,我们一定要多注意他。多与家长沟通,多关心他。家校合力,才会让我们的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