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轮椅上的精神世界——读《我与地坛》有感

轮椅上的精神世界——读《我与地坛》有感

作者: 钰try | 来源:发表于2016-06-19 23:36 被阅读59次

 轮椅为朋,纸笔为友,地坛与我,人生彻悟;史铁生,中国文学殿堂上璀璨的明珠。

 青春年少就遭遇到双腿瘫痪,一辈子只能坐在轮椅上,之后又患上了肾病并发展成尿毒症,靠着每周三次的透析来维持生命。工作就是生病,业余就是写作。一生饱受病痛折磨,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面对病魔,他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平和与坦然。

轮椅上的精神世界——读《我与地坛》有感

 在书中,作者回忆了母亲,老师,以及童年。面对再也不能站起来的残酷事实,母亲没有放弃,四处寻医问药,操碎了心,却等不得作者获奖就早早离世。作者用合欢树来回忆母亲,在简单的话语中隐藏着伟大的母爱,平淡的语气中显示出强烈的悲痛。作者在书中回忆了童年,以及儿时的伙伴,在点滴的生活中,我看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激。虽然事小但却哲理百出,更从中表现出作者的赤子之心。

 对于地坛公园,作者曾经这样说“园神成年累月的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这个园子,它宁静,古老而沧桑,它是作者无声的朋友。里面的每个角落,每一方土地,甚至每一棵树,都有作者车轮的足迹。园子里有他的倾诉,眼泪,独白还有他的回忆与印象,这个园子,在作者面对落魄人生的时候给予了作者心灵上的沉淀与慰藉。

轮椅上的精神世界——读《我与地坛》有感

史铁生在书中说“我要一直活到我能历数前身,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着,所以死与你我从不相干。”一生病痛折磨,承受别人所不法承受的痛苦,却表现超乎常人的豁达心态,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文学上的辉煌。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结果,既然无法逃避何不坦然面对,珍惜生命中可以呼吸的每一天,不再畏惧病痛,也不再害怕死亡。同样的伟大的还用张海迪,霍金等等,有着不及常人的残缺身体,却创造了超乎常人的精神价值。

轮椅上的精神世界——读《我与地坛》有感

 在现在的都市生活中,有很多人缺乏这样的精神,他们自残,轻生甚至于自杀,想早早的结束掉生命,素不知生命的可贵。书中写道“一个人,出生了,这便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体现了作者对生与死的独特的思考。

 我与地坛,呈现了史铁生轮椅上崇高的精神世界,用朴实而真挚的语言,至真至情的描写,是一场心灵的洗涤。

轮椅上的精神世界——读《我与地坛》有感

相关文章

  • 轮椅上的精神世界——读《我与地坛》有感

    轮椅为朋,纸笔为友,地坛与我,人生彻悟;史铁生,中国文学殿堂上璀璨的明珠。 青春年少就遭遇到双腿瘫痪,一辈子只能坐...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这是我首次深入了解史铁生这位“坚韧的人”。首次接触是在张老师的语文课上,学习了他的一篇散文《我与地坛》,他的...

  •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

  • 读《我与地坛》有感

    立冬之夜,夜很宁静,心中却稍有些波澜起伏,茫然若失,说不上多愁善感,倒也属于这个年龄难以言说且无法遁逃的焦灼。...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该这篇文章说实话,读起来心底很压抑,因为我非常理解文中作者所处的境地,人生哪里没有黑暗?人生又哪里没有悲伤?...

  • 读《我与地坛》有感

    #悦读悦美,书香校园#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先生写的一本散文。这地坛其实就是一座被废弃的古园,它似乎与史铁生先...

  •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从未去过地坛,甚至不曾到过北京,但史老的《我与地坛》却清晰的在我的脑海里,一起陪我走过岁月的廊桥!我记得曾经在中...

  • 读《我与地坛》有感

    翻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说服自己认认真真地看一遍。不曾想,他的文字竟是如此的干净,而他的思想又是如此的坦荡,就...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 原本是和正常人无差别的身体,可就在史铁生十八九岁这样朝气蓬勃的年纪,双腿忽然间残疾,不间...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全文没有很深奥的字句,却句句写到心底。 我与地坛里的母亲,怕触痛儿子的伤口,小心翼翼的探索,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轮椅上的精神世界——读《我与地坛》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ab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