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物流行业异常艰难,疫情多点散发的情况下,物流企业进项越来越少,支出越来越多。
罗戈网近期发文指出,今年以来油价上涨了8次,以前每辆车月均跑3万公里,一年至少跑30万公里,油价飙升之后,一年货运车辆油费支出就要增加5、6万,而在油价飙升的阶段,货运业务运单价格不变,很多业务订单为年初签订,并不包含油价费用,物流公司只能硬着头皮接单,以前一车挣一千多,现在一车赔两千多,再有,司机因疫情风控被困在路上,没有司机,物流公司接活难。对于已经接活的司机,空跑率居高不下,很多时候车开到目的地下不了车,卸不了货,空跑率一度达到三分之一甚至更高。回货不好,很多地方因疫情停工停产,回城拉散货,等待时间至少三四天。办证难,疫情风控期间需要申报各种通行证,审批还没通过,48小时核酸便已经超时,申报只能作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42226/3cf6445f9a62e90c.jpg)
除了上述困难,还有数不清的无法量化的额外支出,比如疫情下执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消杀工作、封闭式管理,运力无法保障的情况下高价外包临时工,有些地区物流园被封闭,物流企业找临时场地、临时工人卸货,车辆运输需要绕开一些高速卡口,线路拉长,运输费用增加,同时货车配备的司机也需要增加,而司机很难找……
疫情下物流企业有多难?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简称“中物联”)发布的《中小微物流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企业利润出现亏损。
提到物流,人们常常想到“高大上”的大物流企业或兼具互联网和科技属性的大厂,他们在疫情期间为保障民生供应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提升了运输、配送、仓储、转运效率。但实际上,常被人们看不到的中小微物流企业才是我国物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42226/8bf604eff4546c3f.jpg)
我国物流相关市场主体超过600万,其中超过九成的法人单位属于中小微企业,他们是物流业的中流砥柱,也是疫情下受冲击最大的企业,虽常被人们成为“小乱散”但实实在在地关乎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心。
我们看到,中物联共收到有效问卷1187份,被调查的中小微物流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主要经营业务集中在公路货运领域,其中近七成企业的平均员工人数在50人以内,四分之一在10人以内;近三分之一的企业近三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在100万元以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42226/27cd31b420494aab.jpg)
面对种种困难,国家、地区、行业和各机构提供了一系列纾困手段来支持中小微物流企业,比如在全国推进落实税收优惠、社保缓缴、融资担保等九大政策措施,指导各地用足用好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助企纾困政策,推出央行加快投放1000亿元再贷款用于交通运输、物流等领域的措施,切实帮助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解决实际困难;多地出台防疫补贴优惠政策,杭州市针对相关货运企业给予小微货运企业2022年防疫、消杀支出不超过50%补贴。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42226/d0aa55730d72530c.jpg)
疫情下,中小微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十分严峻。一方面国家、地区、行业能出台更有力的、针对性的扶危纾困政策措施,政策落实落细,用好用足现有政策、实心实意帮困解难、精准精细差异化帮扶,帮助中小微物流企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信息聚合,资源整合,依托大数据助力物流业健康发展,让物流企业、个人能够享受到大数据带来的物流便利,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支出。随着疫情冲击逐步减缓,中小微物流企业逐渐恢复活力,中国物流业的韧性进一步增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