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第一类场景:组织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新任务,该怎么办?
真事啊,有个同学来跟我吐槽,说他们集团总经理“疯”了。因为他们是个挺大的炼钢的企业,但总经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说,希望有人能去研究研究短视频,我们进军一下短视频。
你是不是一听就觉得挺生气的?(领导)有没有点战略思考?一个炼钢的公司研究什么短视频?找个外包公司不好吗?自己干,资源不足,没有经验,又不在主赛道上,干好了不会有什么奖励,不干这活,公司现有的业务也没有什么损失。
因此所有人当然是不想干,炼钢公司当然得干炼钢对不对?但此时此刻上级他就是需要一个急先锋去打头阵。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这种情况就是一个职场的关键时刻,遇到了千万别躲, 而且你还得知道它很可能是个机会,你要第一时间抓住它。原因很简单,因为领导到底是不是真没谱,咱并不确定。
就拿刚刚那个例子来说,领导可能因为好多种原因想研究短视频:很可能他炼钢集团很有钱,想投资一个新赛道;也有可能是他对这件事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作为一个学习力很强的领导,他想了解这个领域;还有可能他想到了一个主意,要用短视频来展现公司的文化,厂容厂貌。这些目标都有可能。
还记得我们在“大处对齐”那一讲里讲过的吗?这很可能是一个下面的人觉得挺模糊,但是上级其实心里挺有谱的新项目,你不能一下子就把他的意图给否定了。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组织里需要一个急先锋冲出来的时刻,别人都没冲,只 有你冲了,你和你的上级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对方唯一的战友。最后这个 项目能不能干成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们会共同面对一 张陌生的地图,一个探险的森林。
他那么想干这事,而只有你在替他干,他就不得不给你指道,给你介绍资源, 给你介绍人脉,给你讲透他的目标,然后你往前探索,然后形成一个规律, 常态化地向他进行请教,跟他对话,有了结果之后给他反馈。
这段时间里,你的成长就跟他的目标紧密地绑在一起,你们就会很自然地发展成一种师生关系,未来他就更有可能愿意成就你。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抓住这样的关键时刻?我给你一个勇猛精进的三步法。
第一步,挺胸而出
第一步,挺胸而出。那就是别犹豫,内心就记住一个字,胸口画上一个“猛” 字。别想什么三思而后行,不要先考虑个人得失,只要组织需要急先锋,咱 就勇猛地挺胸而出。这一步不需要任何沟通技术,只需要勇气。
我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好朋友,你们可能也都认识,张泉灵,她原来是央视的主持人,后来我们还合作做了一家公司,叫少年得到,做得也很成功。张泉灵老师在央视那叫国嘴,主持过很多国家级的大型活动,太长脸了。
但是如果你仔细了解一下,你会发现在她那一届的主持人当中,她挺特别的, 绝大部分央视的主持人根正苗红,都是播音系毕业的。她不是,她学校特别好,她是北京大学的,但是她是学德语的,她是北大德语系毕业,被分配到了电视台。
我曾经就跟她请教过这个问题,我说您德语系出身,播音肯定不如人家。您是挺漂亮,但是跟播音系的女主持人相比,咱还是客观地承认,就是优势也不那么明显。你是怎么在央视立足的?而且最后还做得那么好?
泉灵就跟我说,其实就一个秘密,从央视开始鼓励记者出镜之后,谁也不知 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情况。她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有活,别管什么活,别管 听没听明白,先举手说“我去”。
因为你看,对于一个记者来说,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紧急情况:
某地地震了谁去?
某地发大水了谁上?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家里怎么办?孩子怎么管?情况危险不?泉灵呢,觉 得先别管别的,把手举了,把活拿在手里,怎么干再说。
所以当时甚至像汶川发生地震的时候,张泉灵是第一个徒步进入到地震现场的央视正式记者,那也是靠着她自己的这条职场规矩,她就从一个普通的出镜记者做到了央视的首席记者。
后来所有央视的新闻的记者都要到她手里来培训,她通过了才能成为出镜记者。最后在她离开央视的时候,几乎获得了所有可以获得的国家级荣誉。
靠的是什么?就是凡事先举手。这不是一句鸡汤,这是职场上顶级成功的人 们,所采用的一种顶级策略,就是以自己的高度确定性面对一切不确定性。
所以在得到,我给你们透露一个秘密,我们每年开年会发一个全场大奖,这也是得到全公司最高的荣誉,一年只有一个,这个奖就叫“挺胸而出奖”,因为这确实是一个人身上非常宝贵的一种品质。
第二步,绑上战车
当然了,我们说“猛”,不是说“莽”,不是让你莽撞,不是让你去当炮灰。 在关键时刻挺胸而出之后,这 50 分的态度分咱们先挣到手,然后再把 50 分 的执行分也挣到手。
你得意识到,虽然这个任务是让你来负责了,但是管理者不是孤勇者,不能孤军奋战,我们面对一个重要的挑战,敢于去炸碉堡、堵枪眼,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是千万别忘了,我们有战友,还有上级可以支援我们。很多看起来出力不讨好的事,其实我们跟组织都是风险共担的,任务是上级派你去的,他当然盼着你能成。
所以第二步,你得把你的领导变成跟你“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 损俱损。哪怕他真的想把这活丢给你,当个甩手掌柜的,咱也不能允许,一 把抱住,必须把领导绑上战车。
在这里,前面我们在大处对齐那一讲学习到的方法论仍然有用。先承接,再反述,最后上请教,争取接到任务之后,尽快把领导的目标搞清楚。
除此之外,你还要马上完成一件事,跟领导要个条件。沟通技术里面这个要 条件叫做“Yes,and......”,这个技术很有意思,Yes 代表接受、认同,接纳。 and 是在 Yes 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新的信息或者条件。
举个例子:好的领导,这个事情的要求我明白了,你看这事难度不小,我需要一个 什么样的支持,这样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在这里我也给你整理好了一份条件沟通清单,上面有你可以参考的条件资源,还有可以对应的沟通话术。
image.png通常来说,咱们跟上级沟通的时候,我们可以提的条件有四类:人、才、权 和时间。
第一类是人。
人可以是人力,你可以要求增派人手。比如领导让你帮他写一 份项目的建议书,但是你手头的工作也很多,忙不过来,那你可以主动举手跟领导说:领导,这件事我可以来,但是您看这样行吗?项目的需求分析和整体设 计这块我比较擅长,建议书的主体部分我来策划,不过外部供应商的选 择和对接这件事比较占时间,您能不能给我添个人手?
其实人也不光是添人手,也可以是人脉,你可以跟领导说:领导,我可以干,但是这事我不是特别的熟悉,您看您能不能给我指定一个导师,或者您告诉我这事有谁特别熟,您帮我跟他打个招呼,我去请教他,我们能少走点弯路。
这样既帮你分担了工作的压力,也会让领导觉得你的目标是把任务来完成好。
第二类条件叫做财,你也可以要一份奖金预算。
比如领导手里有一个创新项 目,但是你们团队的工作量已经比较饱和了,那这个时候你可以跟领导提:王总,这事我们组其实挺想干的,但是团队最近压力已经不小了,这事 也确实辛苦,而且还要的比较急。您看能不能这样,如果我们能超额完成任务,我能不能申请把这个超额 部分里的 20% 拿出来作为激励,给大伙发点奖金。这样,我提前跟团队说,他们也能有个奔头,我也好组织大家开展工作。
一般来说,只要公司不是特别困难,这点商量的空间都是有的。这样,虽然你替团队接了一个新活,大家的负担变重了,但是你申请到了额外的激励,下属也不容易有怨气,也不会觉得自己的领导很软弱,什么都接。
第三类是权,就是要利用领导的权威。
比如你是干技术的,有一天你们要做一个产品上的上新,需要有人牵头来负责,协调产品、销售、采购等等这一系列的部门。麻烦事有一堆,还得按时的把产品拿出来。这个任务已经超出了技术部门的职权范围,涉及到了跨部门的协作,我们能接吗?
当然也能,但是你就得赶紧给领导提个条件:领导,需要的话,我来负责是没有问题的。这个项目确实也涉及到好几 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在跨部门的时候,我能不能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来 发起会议,来跟进项目的进展?在此之前,可能还需要您提前跟几个相 关部门的领导打个招呼,这样一来,我开展得也能顺利一些。
这么说,你既为自己争取到了权限,也争取到了领导对你的支持。
第四类,也是最后一种,领导的时间。
比如领导希望有人来开拓一个高风险的新市场,或者研发一种创新型的产品,你之前也没有经验,团队也没有任何人有这个经验。这时候你想举手,但是无论如何得把下面这句话说出来:领导,我的确想试试,但是这事我也没干过,需要您给我一点支持,别 的咱们不要,您能不能每周给我一个小时就行,我给您专项汇报一下这 个项目干的结果和一些问题。遇到问题我们也能及时请教您,这样我们 干起来更高效一些。
你看这四点,人、权、才和时间,总有一种适合你。
理论上来说,只要是跟完成任务正相关的资源,你都可以提, 在这种时候随便提。但是在所有的条件里,我最推荐你提的一种,而且是无 论你有没有提其他条件,我建议你都应该争取这一条,就是刚刚说的第四类 条件,要到领导的时间。
他的时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得定期花精力在这件事上跟你讨论,他得跟进这个事。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的进度怎么样,你有什么困难,你遇到什么卡点,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要什么资源,你都可以跟他讨论和讨教。
这其实是逼着你,逼着他,在做事的过程当中高频地交流,充分地对齐,他始终跟你在同一辆战车上,那你的执行就不会跑偏。同时领导还会觉得,咱推进得挺有章法。
说到底,你要到了他的时间,就相当于要到了他的一切,他在这件事上投入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心力,他能不给你介绍资源,帮你把这事办成吗?
这里我敲个黑板提醒一下,为自己做事争取资源可以,但是千万别提无关条 件,更不能提威胁性的条件。
比如领导让你去牵头做个事,你说:“可以领导,但是你得给我涨工资,不 涨我不去。”这就不是 Yes,and 了,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这样的条件,领导 马上翻脸。
第三步,全局思考
但这还没完,要到了领导的条件,我们还有第三步,叫全局思考。 像这样的关键时刻,还真不能简单就开干。在你真正行动之前,你要在脑子里跑一遍这件事的全局。
怎么跑?我给你整理了两组问题,任何时候你碰到这种复杂局面,你都可以用这两组问题来拷问一下自己。
image.png第一组问题,要拆一下利益相关方,就是这事不是只有你和你领导,你得搞清楚多少人跟这事有关。
利益相关方不仅仅指因此获益的人,更有可能是因此利益受损失的人,当然也包括了貌似利益与此无关的人。利益无关,他就不支持你。
就拿之前研究短视频那个任务来说,假设那位钢厂的同学把这个任务接了,那他第一时间就应该把这个人际问题想清楚。
谁是我的盟友?除了领导还有谁可能关心、支持这件事?
谁可能是潜在的障碍?谁最有可能反对搞短视频?
公司里有没有人懂短视频?他是不是有可能被我发展成我的合作者?
谁今天还不是合作者,但是是我要争取的合作者?
谁是受益者?我要干这事,谁是资源提供方?
把方方面面的人想清楚之后,我们才能把盟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人给得罪了。
第二组问题,你要拆一下历史经验。
比如同样是做短视频,关于这项任务过去有没有类似的案例?我们公司没有, 别的炼钢公司有没有?范围再大点,其他制造业企业有没有?结果是成功还 是失败?现在还有其他人在跟我做一样的事吗?
这里的“其他人”指的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对象,谁在这事上有经验?我有可能去跟他们交流交流吗?我有可能拖着我的领导去跟他们交流交流吗?他们的解法和角度,跟我们现在的思路有什么不一样?
你看,这是我们管理者特别容易忽略的一类思考,但是在这种交流的过程当中,你很快就会了解到别人已经跑出来的经验和教训,那最终你自己在做方案的时候,你就能拿出一个更加多快好省的方案来,防止犯低水平的错误。
过去我每次讲到这里,都会有人问我说:“花姐,我知道这事很重要,但是我去哪找历史经验?我怎么知道谁干过、谁没干过、谁干得好?”搜索,问人,上网查书、查文章、上单位去找过去的资料,这总能做到吧?
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个经验,曾经有一位体制内的管理者,就给我分享了他的做法。他是他们单位公认的笔杆子,也因此提拔得特别快,因为单位总是需要一些重要的稿件,重要的材料,大领导就第一个找他。
他的秘诀是什么呢?非常简单,就是我们的勇猛精进三步法。
第一,每次要写大材料的时候,别人都想躲,或者等着领导来问,但是他就能主动举手,挺胸而出,那你锻炼的多了,自然就肯定写得越来越好,就越来越了解领导思路了。
第二,举手之后,马上带上一句话:“领导,我先试着写,但我的东西肯定 有不成熟的地方,到时候还得请您帮着多把把关。”你看,这就是绑上战车, 领导但凡指点几次,对于一个年轻下属来说,是不是就是成长的机会?
第三,全局思考,拆历史经验。他跟我说,拿到主题之后,他从来不着急动笔,而是到处搜索跟主题相关的过往材料,特别是找那种更高一级领导,同一主题的讲话材料。你想局级领导的讲话稿,给处级干部写讲话稿做参考,这肯定是降维打击,这层次当然是高了。这就是聪明人干活的方法。
而且当你问完这么一组问题,并且去做了相应的学习,马上就会产生两个效果:
第一,你对这项任务更了解了,无论最后的结果有没有达到当初设定的目标, 曼德拉说过一句话:我没有失败过,要么赢得胜利,要么学到东西。你看咱 没赔,至少咱们学到了东西。
第二,你在向上沟通的时候,你就可以告诉上级:我这段时间去跟四家公司交流了,这里面我们总结了什么经验教训,这套经验值得参考,我觉得我们可以这么这么干。
这时候你作为一个下属,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都提高了,你自己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你的上级也就因此更信任你。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管理者总是被更高一级的领导评价办事有章法,说他思虑性非常强,好像任何事情到他手里,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到。就是因为他有这种工程化的思考工具,真正的沟通高手不是靠机灵去工作的,而是靠工程思维。
小结一下我们这套方法:挺胸而出,绑上战车,全局思考,一共三步。这是 我们在面对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任务时,还能保持勇猛精进的要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