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作者: 寒梅fm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13:20 被阅读0次

    前言

    有关生死的这类话题,没人敢触碰,没人敢正视,更加没人敢写!请原谅,我这个大胆妄为、稀奇古怪的个性吧。因为最近发生的一些事,重新翻阅几年前读的一本《西藏生死书》,于是对生死有了以下更加深刻的认识!

    西藏生死书

    一、引子

    2020年的疫情仿佛在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如洪水猛兽般袭来,以至于全球人措不及防,又无可奈何。没有特效药,疫苗还在加紧研究中,全靠自身的免疫力与之抗争。每天的死亡病例从几十到几百,再到几千。湖北武汉是重灾区,死亡病例最多,仿佛死亡离武汉人最近,近在咫尺,仿佛离我们湖南还远。直到,2月 6号的一天晚上,小区微信群里物业管家发出了一条微信“**栋有位老人发烧,医院来人上门检测,发现疑似病例,有任何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消息一发生,500人的微信群,像是炸开了锅...

    2月14号,我们复工的第三天清晨,微信里弹出一条坏消息“**同事今早上脑溢血走了”。这位男同事也是我的校友,想起他在学校生龙活虎的样子,不相信这是真的。年仅44岁的他,公司中层,年轻帅气,工作敬业,热爱生活,酷爱足球。活生生的一个人,来不及和亲人道别,丢下年迈的父母,丢下貌美的娇妻,撇下两个儿子(最小的5个月)就这样离开了。

    写到这里,请允许我在这里行使一个庄重的送别仪式,乞求上天,让我同学一路走好!

    祈福的烛光

    原来死亡距离我们这么近?!

    活了40多年,我还是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惧!死谁不怕呢?可是怕又有用吗?在死亡这件事上,上天对谁都没有偏颇,难道有谁可以不死吗?明朝历代的帝王,通过练丹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由于长期服用过量的丹丸,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活到 69岁,其他都是短命的皇帝。既然,死亡是不分身份贵贱高低,没有偏颇不一,无可避免,那就应该要有直面他的勇气,看轻他的心态,虽然谁也不知道那天什么时候到来。当我和一女同事聊起这生死的话题,我说“如果哪天我死了,希望在葬礼上要这样...” 话语一出,把我同事雷到了...

    二、怎样看待死亡那回事?

    几年前,我有幸寻到《西藏生死书》,细细品读后,对生死的看法异于常人。

    如果:今生之后还有来世...

    穆迪对濒死经验的许多层面所做的科学研究,则给予人类一个鲜活而坚强的希望:生命并不是在去世时就已结束,确实有“死后的生命”。

    佛教上师问:你相信今生之后还有来世吗?我也常常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其实他们并不是问对方是否相信这个哲学命题,而是问对方是否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有来世。上师们知道,如果人们相信今生之后还有来世,他们的整个生命将会全然改观,对于个人的责任和道德也将了然于胸。上师们怀疑,如果人们丝毫不信这一世之后还有来世,必然会创造出一个以短期利益为目标的社会,也不会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多加考虑。

    死亡:它只是生命的事实

    不幸的是,有些人并未充分了解这些关于死亡和临终真相的意义。他们走向偏锋,把死亡当做一种荣耀。在年轻人自杀的悲剧例子里,他们相信死亡是美丽的,也是对于生活抑郁的解脱。但不管是因恐惧而拒绝正视死亡,还是将死亡浪漫化,我们都是视死亡为儿戏。无论对死亡感到绝望还是陶醉,都是一种逃避。死亡既不会令人沮丧,也不会令人兴奋,它只是生命的事实。

    比死亡更加恐惧的是...

    我们大多数人只有在临终的那一刻才会珍惜生命,这是多么可悲啊!我常常想起莲花生大士的话:“那些相信他们有充足时间的人,临终的那一刻才准备死亡。到那时,他们懊恼不已,岂不是太迟了吗?”今天大多数人死的时候毫无准备,活着的时候也毫无准备,还有什么比这种现象更令人心寒呢?!

    三、如果可以设计自己的葬礼,你希望...

    我见同事没有吱声,仍旧继续说出憋在心里的话,仿佛有如平常的一句家常。

    我的"豪言":

    “其实,我每天都在为那一天的到来做着准备。我希望那一天,前来祭奠的人千万不要悲伤,如果生前的每一天,我都珍惜了,没有遗憾,想去做的事情做了,要努力的我尽力了,想爱的人爱了,想去的地方去了,我为这个世界创造了应有的价值,我为认识我的、不认识我的人做了一些事情,那一刻,我便无悔也无惧了! 那天,我希望给世人一个优雅的背影,一张恬静的笑脸,最好把我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和他们说一说,可以做成一个喜气的美篇,讲述关于我的大事件或者是芝麻绿豆大调皮的小事也行,配上一些美照更好地说明。所以,为了那天的完美,我每一天都在准备着”。

    我的设计:

    我从事了20年的销售工作,现在想学习些不同领域的稀奇古怪的东西。2015年我开始学习网球,利用工作之余,每周安排了4天的网球运动,并制定了每年的大目标以及每月的小目标,正在实施着自己的训练计划。我甚至试图还学了1年的钢琴,培养了自己对高雅乐器的鉴赏能力。2018年底,我开始成为了樊登读书的会员,坚持每年阅读50本书籍。2020年,在疫情宅家的日子里,我开始学习写作,成为了简书的创作者。写了几篇文章送给我的家人,我父亲由衷地对我说了一句话“孩子,原来我是那么不了解你!”曾在父亲眼里的我,小时候读书考学按部就班,有一个固定的单位,年轻时也挑战过最累最辛苦的工作。老师眼里的模范生、父母眼中的乖乖女,那是我40岁以前的标签,我的生命主线活在了他人的期望里。难道那应该是我一生的标签吗?我还有其他的可能吗?于是,我开始了任性。工作、网球、阅读、写作,已经成为了我每天的日常。我不知道生命中,还会有多少好玩、新鲜又有意义的事将要发生。或者,等我退休了,我可以去做义工,把我会的教给孩子和老年人都行。那一定也美好!

    死亡 ,又有何惧呢?!今天大多数人死的时候毫无准备,活着的时候也毫无准备,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可以恐惧的呢?!

    写到这里,此时,您是如何看待这个万古不变的话题的呢?!欢迎在文末留言

    普贤菩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fa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