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初中同学看了我上一篇文章融入问题(1)给我留言说:“我刚来美国非常努力融入,现在16年了反而无所谓了。觉得怎么随意怎么过。说实话和本地美国人永远无法一根线,和国内朋友亲戚也永远回不去了。就是这么什么都是边缘人的一种状态。”
在国外呆过一段时间的人知道,出国虽然在地域上和西方人拉近了距离,但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彼此始终存在厚厚的隔膜。这层看不见的隔膜应该要归结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和人的认知局限吧,语言和文化差异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时刻可以呼吸得到。而要突破这层隔膜,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优势,打破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局限,从而找到融入国外社会的突破口。
还是从自己的经历说起吧,这个自己最熟悉,写起来容易,读起来也直观。
到德累斯顿大学读硕士,是我人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当时放弃了一线城市稳定的工作,远涉重洋,心中无比忐忑。虽然本科读的是德语专业,但是之前没有到过德国,对这个遥远的国度完全没有概念,对它的了解仅限于书本、媒体以及和几个德国朋友的沟通。当时围绕我头脑的一个中心问题是:怎样在这个陌生的国度找到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在德国存在的价值?对于一个没钱、没人脉、没背景、没地位、学语言文化的中国留学生而言,我能给出的答案不多:学好自己的专业(德国研究、文化和交流),充分利用自己的母语和发挥中国文化背景的优势。
德累斯顿大学是理工大学,以理科为主,但设有语言文学学院,内有德语、法语、斯拉夫语等语言文学系,没有汉语系,只有一个东亚文化中心,中心开设一些关于中国、日本的文化和语言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修学分。当时除了自己的专业,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东亚文化中心上,以亚洲语言文化为职业的德国老师和对亚洲语言文化感兴趣的德国学生也许是我走进德国人文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还可以了解到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出于这一考虑,我第一年选修了这个中心的两门课:中国电影和孔子的论语。这两门课对我拿学位没有丝毫帮助,选修的目的完全只是为了寻找一个融入德国社会的突破口。事实证明,这个突破口对我的帮助极大,不仅认识了好几个可以称得上朋友的德国人,还意外地得到了一份工作——在东亚文化中心当汉语老师。具体的细节我在如何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这篇文章有详细的叙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查阅。
有很多综合的原因吧,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远远超出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但不管你如何了解西方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和地理,你的信息和知识量很难超出他们西方人自己,在这方面留学生一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但是普通西方人对中国各方面的了解简直就是一片空白,2001年到德国的时候,居然有德国人问我,中国有没有电视。
因为空间距离大、政治体制不同、媒体报道片面,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极为有限,而且有很多偏见,而这正是我们所有出国留学生的巨大优势。这个优势不仅仅在大学里存在,在整个社会包括在中学都同样存在。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学的很多课程,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和哲学都必须涉及中国,但是课本上的信息一般都比较陈旧,而且缺少鲜活的例子。只要把握住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留学生作为中国的代言人可以成为中国这一部分知识点最有力最鲜活的补充。因为是自己熟悉的内容,即使语言上有困难,准备起来也就其它题目而言要容易得多。
德国的课堂相对比较灵活,只要按照大的知识点来,具体的内容不用按照课本一页一页地教和学。另外德国课堂重视口头表达,每个学生每门课程每个学期至少都要做一个口头报告,在大的知识框架范围内,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报告的题目。根据以往的经验,留学生做有关中国题材的报告,德国任课老师反馈的信息基本比较好,比如说哲学上关于“孙子兵法”的报告,历史上关于“中日战争”的报告,政治经济上关于“台岛”的报告,哲学上关于”道“的报告。由于西方人包括西方老师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片面缺失,中国学生的报告极大地扩大了老师和同学的视野。在受到老师认可的同时,学生们自己也会比较有满足感。
在做这类报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下面四点:
不能过于情绪化。中西方学生受的教育不同,所处的政治体制不一样,在对待很多敏感的政治问题上,分歧很大。在这个时候,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面对质疑和批判性观点时,留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所查阅、所知道、所了解和所经历的内容心平气和、就事论事地说出来。西方人的观点即使难以让人接受,也必须让他们有评论的自由。记住,企图用30分钟的时间来改变别人16年的观点,并不现实。求同存异,才能共处。
不能夸大或者捏造事实,内容必须要有可靠的依据。西方在治学上讲求严谨和准确,德国尤其如此,这也是他们对留学生第一手信息和资料感兴趣的原因。但是如果报告内容和事实有出入的话,一来德国老师对这个有极为灵敏的嗅觉,二来一经察觉,会影响老师同学的信任度,得出报告内容很水的结论,得不偿失。
及时准备,做报告之前,自己要多次演练整个报告流程。因为不是母语,语言的表达能力相对会有些欠缺,如果之前没有做模拟练习,没有熟悉整个流程,很容易因为心里没底而造成紧张、衔接不上甚至混乱的局面,准备的内容即使非常详实全面,结果都会大打折扣,让人惋惜。
需要加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多方面的了解。外语固然是我们在国外生存的重要基础,融入了血液的汉语和中国文化也是我们留学生的命脉啊,不了解本国的历史文化,很容易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承认的是,我出国之前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国情也了解不深,出了国之后才意识到其重要性,进行了补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走到国外看中国,更容易认清中国的全貌,也是纠正国外主流媒体偏差的一个机会,这个机会非常值得把握和珍惜。
当然,汉语和中国文化背景只是中国留学生较为普遍的优势,个体不同,大家的优势也会各不相同,可能是弹奏乐器,可能是某项体育才能,可能是中国的传统医术,可能是贸易才能或经济头脑,可能是开个餐馆,用惊艳的厨艺征服老外的胃,再征服他们的心灵...... 世界有多大,可能性就有多少,只要你能借助你的优势对你所处的那个集体做出贡献,也就是利用你的优势实现社会价值,都可以找到突破口。
我想对篇首提到的初中同学说:没有关系,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融入,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只要你愿意尝试,掌握方法并且有足够的耐心,一切皆有可能,也值得尝试,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