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体知道答案》这本书讲述的是我们的身体是灵魂的居所,身体的感觉是藏着巨大的能量。可是,我们却因伤痛而建立起的保护层、活在外在评价系统的习惯等多方面原因,切断了与身体的链接,无法获取身体的能量。书中通过大量真实的心理咨询案例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跳出人格在借、远离应该、不迎合他人期待等方法,重新链接身体的感觉,找到真实的自我,达到身心的和谐,活出更精彩的自己。
本书作者武志红是北大临床心理学硕士,看见心理的创始人。他本人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有近万个小时的心理咨询个案经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他也是得到热门专栏的作者,此外他还曾写出《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等多本心理学畅销书。
1、我们要怎么与身体重新建立链接?
书中说,人有三种智慧:身体的智慧,就是身体的感受;认知的智慧,指大脑的理智;场域的智慧,是我们与外在人、事、物产生联系的智慧。如果三种智慧能够交融,那就有达到身心的和谐,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过于依赖大脑的认知智慧,总是认为这应该,那不可以,这导致我们总是忽视身体的真实感受。
类似这样忽视、压抑自己真实感受的情况有很多,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被大脑理智强行压抑的身体感受,看起来好像消失了,但实际上它藏着身体的某个部位里偷偷的发酵,终有一天会爆发。作者告诉我们,当身体与大脑的想法不一致时,即使我们强迫自己按照大脑的想法去做,身体仍会逃离、对抗。这也最为什么我们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总是效率很低,没有幸福感。
让大脑和身体产保持一致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重新链接身体的感受。什么是身体的感受?书中解释说,身体的感受包括两部分:一是我们身体的感觉,包括看到、听到、闻到的浅层次的、比较直接的感觉;二是情绪。作者说,内在自我的意愿很多时候会通过身体的感受来表达,重新链接身体的感受就可能重新找到生命的自由。
第一,每天起床前花15分钟察觉自己的身体。也就是早上醒来后先别急着起床,你可以舒适地躺着或者坐着,微微闭眼;然后缓缓吸气和呼气,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想象空气从外面被吸进鼻子,经过鼻腔进入肺部、腹部,感受腹部慢慢鼓胀,直到再也装不下,再把气缓缓呼出去。如此10次左右,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身体里。
第二,无条件地接纳身体的种种感受。在放松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身体有些部位不听使唤,放松后仍然觉得紧实,甚至沉重。没关系,只要让注意力停留在这个地方,在心里用语言描述它带给你的感受,越详细越好。
2、建立链接之后,我们要穿越保护层,这样才能触达真实的自我
保护层就是在我们面对伤害无能为力时,身体自动形成保护层,将情感与事件隔离。当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的时候,身体就没有了情绪的反应,又或者用别的情绪来替代本来应该有的情绪反应。找到真实的自我还不够,我们还必须要付诸实践,跟随自己的内心,成为真实的自己。
3、尊重身体的真实感受,勇敢做自己
积极条件的关注通常指的是父母对我们的期待和关注是有条件的,就是我们必须先做到一件事,意愿才会被满足。而“必须先做到的这件事”往往又是违背我们内心的。
书中告诉我们,可以从以下3点努力:
1)打破人格面具的枷锁:人格面具就是一个人为了对外展现自己好的方面而特意表现或隐藏某种行为。作者说,欠只要打破人格面具的枷锁,才能勇敢地面对身体的感受。
2)远离“应该”:作者建议我们,当头脑出现多种声音时,不要试图去理清它们,因为越理越混乱,最好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去做点别的,把它们统统屏蔽掉,让心安静一会儿,这样你才能捕捉到内心真实的声音,而它会告诉你怎么做。
3)选择自己想要的:当你决定行动之前,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对于你即将去做的事情,你心里是觉得不情愿或不对劲呢,还是觉得非常好、充满了干劲?如果是后者,说明你所做的选择正是你心里想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