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3 SUN 晴转多云
看到两个论调,既认同,又不敢苟同。
一是生育。对于个人而言,生育是没有意义的。生育只说明当事人沦为了基因的奴隶。理由是人的生育,繁衍到了第三第四代,他们可能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了。你拼了命把后代推上更高的社会阶层,他们享受荣华富贵,对于死去的你而言,有什么意义?没有一点儿意义。那么生育是不是没有意义了呢?有,生育对族群是有意义的,它会让族群的基因得以延续和发展。
说得好像的确是那么回事,但言辞之间冰冷无情,只站在生物学的角度看问题。然而,对于生了三个孩子的我来说,又忍不住审视自己——毕竟我身边没有一个同龄的家庭是生三个孩子的。我生那么多,当作何感想?讲真,自从添了二三宝,我成天忙得屁滚尿流的,真的还没有工夫深入地思想过这个问题。可是,我却想起了季羡林先生在《乡土中国》里的调研结论之一:孩子生得越多,家庭资源越分散,也就越发贫困……回头看,吾国发展前期曾经到处是“只生一个好”的标语,也不无道理。
二是数学。小学数学是算数,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没难度,高中数学除了30分需要用智商,其他120分都是基础,就像广场舞那么简单,只需要多练就完了,重复练,反复练,通过题海战术把题都背下来就OK,不需要什么智商。即便是大学高等数学,大一大二作为公共课的数学也不难,学不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懒!你懒!
可是,为什么我能不费什么时间不花多少精力就学会广场舞,却连高中数学的题都读不懂?我觉得问题在于兴趣吧,可是怎样才能使我对数学感兴趣呢?谁能告诉我数学好玩的地方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