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魔本在一念间 滴滴涕封存15年记

佛魔本在一念间 滴滴涕封存15年记

作者: 皮皮的爸爸 | 来源:发表于2016-04-16 17:11 被阅读79次
    法属留尼旺岛发生疫情,人们使用滴滴涕灭蚊

    15年前,我国停止将滴滴涕用于疟疾载体蚊子的杀灭过程,只是保留了滴滴涕库存,以备非常特殊时期,如洪涝灾害导致疟疾爆发时使用。

    15年来,关于滴滴涕的用与废,一直争议不断。有人说,人类使用滴滴涕这类杀虫剂,就像是与魔鬼做交易:获得了短期利益,但牺牲了长远。但是,对于贫困的疫区而言,救命要紧,还是环境污染要紧?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战胜蚊子

    20年挽救了5亿条生命

    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不是鳄鱼、大白鲨和非洲雄狮,而是毫不起眼的蚊子。

    早在1930年,远东热带病医学会的报告指出:泰国每年死于虎口约50人,而死于蚊子传播的疟疾者达5万人。1.7亿年前的侏罗纪,蚊子的始祖就已经与恐龙同时代登场。科学研究表明,最初演化出蚊子的区域是现今的南美洲,而后逐渐迁徙,热带地区成为蚊子的最佳繁衍场所。如今,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

    全球约有3000种蚊子,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其传播的疾病多达80种。

    公元5世纪,强盛的罗马帝国因长期、大范围遭遇疟疾的折磨,百姓不能生产,军队不能打仗,最终走向灭亡之路;1876年开凿巴拿马运河时,大批工人因黄热病死亡,一度于1889年停工,复工前为杀灭蚊子幼虫,喷洒了18万公升煤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更多的士兵和平民不是死于枪炮,而是死于蚊虫导致的传染性疾病。

    在古希腊,人们试图用熏硫磺来对付蚊虫。中国人很早就探索用植物来驱蚊,藿香、薄荷、紫苏、菖蒲、香茅、八角茴香等,被证明有一定效果。中国人还制出了古代蚊香,这就是燃烧艾蒿草。

    滴滴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人意料地成为力挽狂澜的角色。”

    当时,军人们在两条战线上战斗,一个是敌国,一个是与蚊虫害等带来的疾病作斗争。仅仅在美国军队当中,疟疾病人就多达一百万,这极大地影响了战争的进展。

    1939年,瑞士科学家米勒发明了滴滴涕,这一有机杀虫剂作为多种昆虫的接触性毒剂,有很高的毒效,尤其适用于扑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它被迅速用于战场,是对抗蚊虫这条战线上最有效的武器,被称为“昆虫的原子弹”和“人类的福音”。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发表讲话,要让盟军都用上滴滴涕。

    二战结束后的1948年,米勒获得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在给他的颁奖辞中说:“……出人意料地、戏剧性地突发转机,滴滴涕成为力挽狂澜的角色。”

    1965年,美国科学院发表研究报告说,滴滴涕使用20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至少拯救了5亿人的生命。

    “魔鬼”交易

    从走红到被封杀仅仅20年

    英国发行纪念邮票

    上世纪的爱国卫生运动,滴滴涕就是对付蚊蝇的头等兵。

    在世界范围内,由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肃清疟疾的运动中,滴滴涕同样功勋卓著。在中国台湾、欧洲巴尔干半岛、北美部分地区以及南太平洋的很多地方减少了疟疾的肆虐范围,并成功降低了斯里兰卡和印度的死亡率。

    当时,许多国家共同发行了以喷洒滴滴涕为主题的邮票,这和滴滴涕发明者戴上科学桂冠一事前后呼应,世界人民都为这一伟大的科学成就拍手称好。

    然而,一本叫《寂静的春天》的图书,却将滴滴涕推上了审判台。在书中作者卡逊描述了一个虚拟城镇的宜人景观,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奇怪的寂静笼罩了原本生机盎然的春天,在使用滴滴涕的沿海地带,海鸟和鱼虾开始死亡,死亡的阴云密布。卡逊还展示了她经过科学调研的结果:很多美国人体内富集滴滴涕,因而饱受白血病等各种顽疾的困扰。

    《寂静的春天》出版之后,受到猛烈攻击。1962年,有位叫鲍尔德温的科学家为《科学》杂志撰写了一篇书评,批评这本书过分渲染了化工产品对大自然的负面影响。有些科学家指责作者因噎废食:滴滴涕给自然和人类带来的威胁,跟它杀灭蚊蝇、让千万人幸免于疟疾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卡逊反对者的主要基调是,如果人人都忠实地听从卡逊的教导,我们就会返回到中世纪,昆虫、疾病和害鸟害兽也会再次在地球上永存下来。为此,有公司模仿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荒凉的年代》,该书详细描绘由于杀虫剂被禁止使用,各类昆虫大肆猖獗,人们疾病频发,甚至会导致千千万万的人挨饿致死。另有一仿作叫《僻静的夏天》,描写一个男孩和他祖父吃橡树果子,因为没有杀虫剂,使他们只能像在远古蛮荒时代一样过“自然人的生活”。

    但在卡逊的支持者看来,人类应用滴滴涕这类杀虫剂,就像是与魔鬼做交易:它杀灭了蚊子和其他的害虫,但同时也杀灭了益虫。更可怕的是,滴滴涕会积累于昆虫的体内,这些昆虫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后,那些动物,尤其是鱼类、鸟类,则会中毒而被危害。所以喷洒滴滴涕只是获得近期的利益,却牺牲了长远的利益。

    同一时期,美国连续发生由人工化学品引发的环境危机,美国民众对政府和化工厂的信任程度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人们不断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世界各地关于滴滴涕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报告也不断积累起来。

    1972年,美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禁用滴滴涕,此后多国如此。

    再次出山

    防疟疾爆发仍是有效武器

    飞机灭蚊

    2005年,在非洲召开的一次国际性大会上,许多来自疟疾疫区的人,打着横幅:“请允许我们继续使用滴滴涕”。

    这并非仅仅是非洲人的呼吁。

    早在2000年7月,科学杂志《自然》药物学分册发表了一篇由英美两国科学家共同撰写的文章,呼吁在发展中国家重新使用滴滴涕。文章说,目前全世界有3亿疟疾患者,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地处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儿童。作者用了一个比喻: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有7架坐满儿童的波音747失事。

    非洲和一些拉美国家,地处赤道附近,天气潮热,非常适合蚊蝇繁殖,加上这些国家长期贫穷,卫生条件很差,蚊虫传播的疟疾是主要死因之一,尤其是5岁以下的孩童,更容易受到疟疾感染而死。在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南非在缺少资金资助和环保组织的压力下停止使用滴滴涕。结果南非仅一个省的疟疾患者数量便从8000人迅速上升至4.2万人,死亡340人。与之相邻的一个省经历了一次疟疾大爆发,至少造成了10万人死亡。

    有人就此评论说,极端的环保主义也许杀死了很多无辜的生命。

    是救命要紧,还是环境污染要紧?这的确是一个艰难的抉择。非洲的贫穷,他们的卫生条件、财力物力和科研水平,不可能让他们找到比滴滴涕更适合对抗疟疾的药物。

    2003年,南非重新使用滴滴涕,结果同一地区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下降到50%以下。2009年,乌干达政府宣布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室内喷洒滴滴涕计划,以有效抗击疟疾传播。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公开号召非洲国家重新使用滴滴涕防止疟疾流行,但使用过程要遵循一定程序。

    这,并不表明世界卫生组织完全认同滴滴涕。在一份关于滴滴涕影响人体健康的最新文件中,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世界各地滴滴涕和人体健康相关研究的结果:具有神经毒性,可能导致肝脏功能紊乱,并在高剂量条件下损害肝脏。该物质可能导致肝癌,并且有研究报告发现,多种人体癌症的发生和滴滴涕有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魔本在一念间 滴滴涕封存15年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qo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