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幅画的落款,写的是“丙子上春月补天穿日”,到底是哪一天呢?
我一开始以为是农历十月的某天,因为“小春”指的是农历十月,而不是春天──知道这个知识点后我就牢牢记住了。我还逻辑自洽地推测,大概这一年有两个十月,“上春月”是指第一个十月。
但“补天穿日”是哪一天呢?这个表示日期的说法我还是第一次见。
立刻求助网络数据库。啊,原来“补天穿日”是跟天穿节有关的。搜索结果告诉我,“天穿日”传统在北方地区及客家人中普遍留存,天穿节是中国民间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的纪念日,后来古代人们也在这个节日祈盼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等。据说清代天穿节在陕西、陕西和河南的地方志中有诸多记载。不过作为一个河南人,我记得元宵节后正月里就没什么传统节日了。
天穿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但都在正月,一般位于元宵节后。据南方江东习俗,是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传说女娲补天就在这一天。当天要用红线系煎饼,把煎饼放到屋顶上,谓之补天穿。也有屋顶和地上都放的,意味补天补地。时间记载也有正月二十三,或者正月十九等等的。
所以,我对“上春月”的解读完全是错误的,“上春月”其实就是正月。
古人的时间落款都有诸多写法,隐曲之间觉得很文雅,当然在交流效率上,不如今日远甚。不知道现在哪些地方还保留着补天穿的习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