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终身成长》|读这本书,从改变思维方式开始

《终身成长》|读这本书,从改变思维方式开始

作者: 陈小可r | 来源:发表于2019-10-10 22:26 被阅读0次

大多数父母都喜欢对孩子进行夸奖,“你真聪明”“你真有画画天赋”……以提高孩子的信心和成就,但是这样的夸奖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吗?

有人说评判是否找到对的另一半,是看两个人是否心有灵犀,不需磨合,相处中的一切问题自会得到解决,需要付出努力的爱情就说明这个人不合适吗?

职场上,常常通过夸奖、奖励员工的一个绝妙想法或聪明行为,来维持员工好好工作,这真的有助于公司的持续成长吗?

……

这正是这本书想要回答的问题。

在对成功的数十年研究之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本书提出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前者倾向于认为人的能力无法改变,聪明的人无需特别努力,无能者才需要付出艰辛;而后者则认为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不断提高、拓展。对于人的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决定了你为改善自己的人生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因而有一系列的外在表现。

看到这儿你可能本能地把自己划归为后者,别急,也许你没有认识到自己真实的思维模式。

1.认识固定式思维模式

该模式下人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成功,即选择成功而非成长。成功意味着他们固定不变的能力比别人强,有一种优越感,一旦失败就会从一种行为(我失败了)变成一种身份(我是一个Loser)。所以在做选择时不愿暴露自己的不足,偏向选择停留在舒适区,逐渐变成不爱学习的人。

固定式思维模式者会在安全区不断证明自己的天赋,积累着别人数不清的肯定,进而自我接纳、获得乐趣,但经常原地踏步,最终不一定会跑到他们原本想去的地方。

因为习惯接受认可,所以遇到挫折或是失败,被失败击垮可能会是永久性的、散不去的创伤,这种思维模式无法提供客服这种创伤的好方法,相反,更可能去尝试修复自己的自尊(比如找比自己更差的人或团体)或去责备他人或找借口。

不会跳舞的时候,固定式思维者决不愿踏进舞池,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同样不会跳舞,却敢当众展示自己的笨拙;他们更不能相信这些舞姿笨拙的人竟然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快乐。因为对他们来说,当众展示就是在接受评价,如果不能稳操胜券从而获得对自己的认可,那么芒刺在背的感觉一定会将他们击溃。甚至在这个时候,他们也不会放过嘲笑这些勇敢的初学者的机会,榨取最后一点虚假的优越感。

父母习惯对孩子的智力进行表扬,就是不断灌输固定式思维的过程,给孩子贴上智力和天赋标签,让孩子更执着于展示自己的智力和天赋,执着于被认可,一旦孩子判定某件事比较困难,自己可能不能完成,那就不是别人眼中聪明的孩子了,那么他会选择不做这件事,长此以往,会损害他们学习的动力和表现。

2. 认识成长型思维模式

相较固定式思维的人会努力地去证明自己,成长式思维的人会努力地发展自己。证明和发展,这个关注点有微妙的差别。

该模式者认为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会通过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既有的评价都只反映现状,所以他们将所做的事情看做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进而享受这个努力同时也是成长的过程。

明确的关注点、全身心的努力、无穷无尽的策略,还有学习中的同伴,这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给予人们的,也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帮助人们发展能力并结出果实的原因。遇到挫折或失败虽然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成长型思维认识到这个结果并不能对你下定义,只是一个你需要面对和解决并能从中学习的问题。

你过去的生活里,是否有什么对你进行了批判?一次考试成绩?一次不诚实或者昧着良心的行为?被老板辞退?被上级批评?集中精力感受一下当时的感觉,现在站在成长型思维模式角度,认真看自己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但要明白这件事不会给你的智力水平或个性下定义,要思考:我曾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我怎么才能借此成长?保持这种想法,用它代替之前的想法。

本书是想通过阐述两种思维模式及其创造的不同世界,让人们知道自己可以进行选择。并通过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商业领域思维模式和领导力、人际交往中的思维模式、父母老师及教练思维模式的传播不同领域的大量真实案例和研究,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不同思维模式对成功的影响。

我想我们大多数人应该是两种思维模式交织的,某些场合我们下意识陷入固定思维模式,某些时刻我们又能以成长型思维模式唤醒自己的心智。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识别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容易陷入固定思维模式,并努力去改变它,当然前提是我们有这样的信念,即我们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努力、寻找解决策略、坚韧的意见改变自己的思维不足,不断成长。

那么,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

3. 改变思维模式

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需要走过的旅程:

第一步,接受。接受自己并拥抱自己的固定性思维模式。

第二步,观察。通过观察自己在各种情景中的表现,明确是什么激发了你的固定思维模式,及了解那个固定思维模式的人格什么情况下会来。

第三步,命名。给自己的固定型人格起个名字,可以是生活中某个人的名字,可以是一本书或者你名字中的一个字,代表他是你的一部分,又或者给他一个你不喜欢的名字,以提醒自己这不是你想要成为的人。例如当别人对我的工作提出质疑时,我的“玄女”就会出现,她让我变得委屈、屈辱、愤恨,自尊性受到挑战。

第四步,教育。教育他,让他和你一起走过这段旅程。当你遇到挫折,他再次出现时,不要镇压或禁止他做什么,当他稍微安静下来时,告诉他你是怎样计划从挫折中学习并继续前行。我们需要教育我们的固定思维模式人格,并邀请他一起加入我们走向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最后一步,设立目标。将下面这张思维模式特点对比图打印出来,贴在镜子上:

同时每天思考:

对我来说,今天有哪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然后思考符合利用这些机会,并制定一个具体的可行的计划:

我将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开始这个计划?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真正行动起来,寻找一切方法,将计划付诸实践并获得成功。

获得成功后,别忘了问自己:

要保持不断成长,我还要做些什么?

改变也许很难,但从未见谁说过不值得。

成长型思维模式能带领你走到更高更远的地方:相信才能可以拓展的信念,可以让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信念。它们是强有力的信念,但它们只是你意志的一部分,而你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意志的。

改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解决我所有的问题吗?

不能。但我们可以因为这种思维模式而拥有了不同以往的更加丰富的生活,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更积极、更有勇气、更加开明的人。

相关文章

  • 《终身成长》|读这本书,从改变思维方式开始

    大多数父母都喜欢对孩子进行夸奖,“你真聪明”“你真有画画天赋”……以提高孩子的信心和成就,但是这样的夸奖真的对孩子...

  • 读这三本书,改变思维,终身成长

    正文: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这句话出自杰克·霍吉《习惯的力量》。 引用这...

  • 过度养育与思维模式

    最近在读两本书,一本《终身成长》,一本《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两本书对照着读很是有趣。 终身成长是从思维角度介绍...

  • 《终身成长》:改变思维模式,离成功更近一点

    《终身成长》的作者是卡罗尔·德韦克,从研究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着手,揭示终身成长的本质,改变思维模式,离...

  • 130 慢生活,高效人生

    读【终身成长】心得体会 刚刚读完这本书,从多个纬度来讲两种思维方式的对比,也可以理解为以结果为导向和以过程...

  • 终身成长,从改变开始

    牛人的大脑里,到底在想什么?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为我们揭开牛人大脑的神奇面纱,她在《终身成长...

  • 读后感|《终身成长》

    《终身成长》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思维模式,提倡用成长型思维模式代替固定型思维模式。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边读边做笔记,...

  • 2018.11.6

    改变从思维方式开始。

  • 《终身成长》后感

    通过共读《终身成长》一书,让我从思维重新认知了自己,从自己身上重新开始审视自己,对自己的思维开始由固定型思维模式调...

  • 如何改变我们和孩子的思维模式?再读《终身成长》

    01 第二遍读《终身成长》,发现又有了很多收获。这本书最适合不急不慢,边读边反思地去读,因为思维方式真的体现在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终身成长》|读这本书,从改变思维方式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sx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