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笑来:YC创业课学习笔记》笔记

《李笑来:YC创业课学习笔记》笔记

作者: 高锋爱学习2021读书100本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05:57 被阅读59次
《李笑来:YC创业课学习笔记》笔记

创业课注脚:我们必须在特定的情况下作出特定的判断和决定。

01、寻找那些有完整作品的人

成长的最靠谱起点是什么?——做出东西来。

从一开始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出完整的作品来,哪怕最初的作品很差——但必须完整。那些有完整作品的人,能力、耐力、学习能力都会超出他人许多倍。

批注:没有产出的学习,那学来根本没用。

02、所谓“创见”

伟大的创业公司的几个要素:

  1. Great Idea (创见)
  2. Great Product (产品)
  3. Great Team (团队)
  4. Great Execution (执行)

衡量创见:

  • 这是否是真实的需求?(或者说:是否是真真切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真的很擅长杜撰伪问题……)
  • 市场是否足够大?(或者换个说法,跑道是否足够长?)
  • 市场成长是否足够快?(一个“快”字可能会顺带解决很多很多问题……)
  • 如果真的因为这个创见创业了,那么,公司成长的策略是什么?
  • 公司如何进行必要的防御?策略又是什么?

批注:记得满足“用户以为的需求”

03、一个70%的人会掉进陷阱的逻辑错误:肯定后件

(注解:有P则Q,有Q则不一定P。如果有火灾,就会有浓烟。有浓烟。因此,有火灾。)

我个人在尝试回避这种陷阱的时候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时常问自己:
反过来不一定成立吧?
或者更简洁一点:
不一定吧?
然后花一点时间多想想有哪些可能的反例……

许多年来,这种简单的思考让我避开了很多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陷阱。
我也会常常这样问自己:
嗯,很有道理…… 不过,需要看情况吧?在什么情况下这个对,而在什么情况下这个并不见得对,甚至干脆是错的呢?
嗯,那些时不时自言自语的不全都是精神病患者。

批注:自我反思的元认知能力运用习惯。

04、先从解决自己的需求/问题开始?

当我们学习研究一个行为模式的时候,无非要关注它的三个节点:

  • 目的
  • 手段
  • 结果

于是,拆解一下:

  • 我们的目的是:避免最终做出一个实际上没人真用的东西……
  • 我们的手段是:“先从解决自己的问题开始”。
  • 我们采取这个手段的结果是:如果我自己就有这个需求,那么它一定是真实的需求;而后,也一定会有其他人也有这个需求……

批注:找市场需求,从我做起是好方法。

05、对“创业、当老板”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常常来自于“关注焦点单一”

当我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之时,我常常这样玩:

  • 目的、手段、结果:我现在这样想,可能是因为我更关注结果,如果我更关注手段,那我会想什么呢?……
  • 过去、现在、将来:我现在这么想,可能是因为我想未来更多一些,要是我更关注现在,那我会想什么呢?
  • 优点、缺点:我刚才想这事儿的时候,我关注它的缺点更多一些,;那我要是关注优点更多一些,会想什么呢?

批注:简易多元思维模型

06、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

  1. 此人是否拥有足够多且清晰准确的概念?
  2. 对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否足够清晰准确?
  3. 是否有足够系统的方法论?
  4. 是否有一定的成功经验?

所谓的聪明,在我眼里,其实只不过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正确、有效知识的总和。

所谓“更聪明”,在我眼里,只不过是“学习能力强大”、“学习速度惊人”。这些人都是有不断总结、迭代的方法论的。
比如,那些常常审视自己思考质量的人,都会很认真地定义自己所使用的概念:

  • 这个概念有必要存在吗?
  • 它指的究竟是什么?
  • 反过来,它所指的究竟不是什么?
  • 它与什么类似?但有什么不同?
  • 使用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 用错的时候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那些有作品的人,就是“成功人士”,他们已经做出像样的东西,“成功”的程度不一样而已,而他们的成长速度一定很快、更快。更为重要的是,要看这些人的多个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差异,基本上就是他们进步程度的展现。

批注:概念、方法论、产品

07、为何要谨慎选择合伙人

无论是你去找人合伙,还是别人来找你合伙,估计你都要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我了解这个人吗?
  2. 他的优点、缺点都是什么?
  3. 他信任你吗?有多信任?反过来呢?
  4. 他出了任何问题,你都愿意帮助他吗?反过来呢?
  5. 未来的若干年中,你们能做到荣辱与共吗?

合伙人的最重要素质是什么?答案其实与选择婚姻伴侣一样:找到勇于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并且双方(或多方)都必须是肯于承担责任的人。哦,对了,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有个共同的特征,出了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先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批注: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承担责任,进步更快。

08、是否应该相信直觉?

所谓的直觉虽然显现为瞬间不假思索的判断,但它不是没有来历的,它实际上是经验、训练和知识的长期积累瞬间内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所谓的“教育”,本质上来看,就是在传递(且是重点传递)那些跟直觉并不相符的知识和经验。

定义清楚之后,答案好像是显而易见的:

  1. 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是真正的专家——只有名头没有真知“砖家”的不算数,在那个领域里,你不仅要相信你的直觉,还要刻意打磨你的直觉——通过持续的观察、思考、训练和自我成长。
  2. 如果你不是那个领域里真的专家,你的直觉就是个屁。

批注:要么信专家、要么成专家。

09、精通你的用户

这里可以重新提一下那个方法论:“从满足自己的需求开始”。

我有这个需求,那别人有吗?有这个需求的人能多到撑起一个创业项目吗?能撑起,我能不能比其他人做的好十倍呢?

概念:产品静销力
我就想,如果我做出来之后,放在那里,会不会有陌生人主动来用?会不会有很多陌生人来用?他们会不会把这个东西推荐给身边的人?

还有一个普适的方法论: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再问一遍:“更本质的是什么?”
如果用户有这么个需求,那么更本质的原因是什么?

用户要什么就给什么是不对的,因为大多数用户不可能对你的产品有全面深入长期的打算。

批注:比用户更了解他们要什么。

10、学习学习再学习

“如何让你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创见生成者呢?”

  • 学很多值得学的东西
  • 仔细琢磨你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中的痛点
  • 多与牛人在一起(这是怎样找到合伙人的诀窍)

虽然很难,但是,在组建团队的时候,一定要或者起码最好要只与那些肯于不断学习的人合作。

批注:爱学习才能有好创见。

11、现实:大多创业团队需要转型

  • 什么时候应该转型?没有标准答案。
  • 什么时候应该继续坚持?没有标准答案。
    有一点倒是可以值得参考,就是成长速度快不快?不快,那就要小心了。(即便这个参考建议还是不确定的……)

批注:该转还是要转。

12、优秀的人需要怎样的激励

优秀的人常常并不需要被,只是需要被激励——对,即便是最优秀的人,也需要不断激励才能做得更好。

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 autonomy 自治
  • mastery 精通
  • purpose 追求

作为领头人,最大的义务和责任就是帮助他们精通必要的领域。为了能够一起实现那个伟大的创见,每个优秀的人都有需要改进增强的地方——通常还真的不是那个他最擅长的事情具备最高的价值。

吸引真正优秀的人,只有一个是最实在的:前途。

批注:成长和前途才是最吸引优秀人才的。

13.你为什么迟迟不辞退那些不合适的人?

现在你已经发现他们不合适了,却没办法开掉,这说明什么?最简单本质直接的答案是:因为你的创见不够伟大。

而为什么你的创见不够伟大?最简单本质直接的答案是:你没足够大的理想,你没足够大的野心。
这真令人伤心。但这只能是事实。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的

批注:成功的创业没有将就。

14.复杂的模式思考常常难以表达清楚

关于如何创造理想的商业模式(垄断企业),Peter Thiel大致给了一个观察和三个策略:

  • 一个观察:21世纪开始,有大量的公司把各种单独不能赚钱的技术整合起来,形成了垄断优势。
  • 三个策略(顺序不分前后):
    • 从垄断一个小的,甚至没人认为值得垄断的市场开始
    • 比老二好十倍(From Zero to One里有详述)
    • 善用后发优势

批注:垄断的四个策略

15.关于竞争与垄断

竞争永远存在,垄断是一时的最佳状态。
形成垄断的另外一个重要策略是做跨界垄断的事情。(多维度竞争力、降纬与跨维打击)。

共识:一定要去做跨界门槛足够高的事情,乃至于你的竞争对手对你只能持有无耐的态度。

批注:比老二好十倍”,其实是最正的一个手段。于是,所谓的垄断,很可能其实是“竞争力达到无人可及的地步”……除此之外你还要考虑你的垄断能持续多久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笑来:YC创业课学习笔记》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ut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