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认知上的差距,但是我认为这样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原因并不具有指导意义,我看了这句话后并不会因此爱上学习,去升级我的认知,所以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重新定义了一下。
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定义是: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大脑上穿的装备数量不同,并且大脑上可穿的装备竟然是没有上限的。
这样一来学习知识就像是玩游戏收集装备一样了。
如果有一个游戏,玩家可穿的装备数量是无限的,那玩家就会开始疯狂的收集装备。这不是很有意思吗?
那么什么是装备呢?
我对装备的定义就是:知识就是装备。
什么是知识呢?
引用李笑来老师的原话,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什么是捡装备?
别人已经打造好的装备,你捡起来就是捡装备。别人把知识写在书里,你记笔记收集起来到你仓库里,就是捡别人装备。
什么是打造装备?
思考,总结经验,并形成具有指导我们决策的方法论,就是打造装备。同时思考的质量决定装备的品质。
收集装备为什么重要?
别人写在书里的知识,如果你看到了不写笔记记下来存到你的仓库,你就并没有得到他,因为要得到别人知识需要自己反复践行,反复践行需要先反复阅读,原文内容太多不便反复阅读,其实整本书要阐明的概念其实并不多,整本书往往都是在解释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怎么使用这个概念,原文读到让你足够理解作者阐明的概念即可,不必反复阅读全文,你需要反复阅读的是各种概念,概念就是你写的笔记,所以写笔记收集装备很重要。
为什么要经常检查装备库?
写了笔记需要经常看,否则就相当于你仓库里堆满了你平时收集的各种装备,时间一久,你也会忘记之前有过这件装备,等关键要用的时候你就想不起来,哦原来你之前有这件装备。
大脑记忆方式是先短期记忆,如果长期反复输入,就会转化成长期记忆。
举例:
A:盯着一个人看三分钟
>B:盯着一个人看三秒,隔几天看一次。看个三十次。(一共才一分半钟)
A方法可能你过一个月就忘记这个人样子了,但B方法能记住这个人的样子,因为是长期反复输入。
装备库为什么要分类?
装备需要分好类,否则就会像一个乱糟糟的仓库堆积的什么都有,到处都是,你在需要的时候很难找到你需要的装备。
要怎么样把装备穿到大脑上呢?
穿装备就是把知识践行起来,运用到平时生活中去,并且反复使用,注意关键词是反复,这才是真正把这件装备穿到自己大脑上去了,否则他就一直停留在你仓库里。更气人的是,大脑可穿的装备数量是没有上限的,也就是说你可以穿无限件装备,而你只是把你的极品装备留在了你的仓库。
这也是为什么高手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因为高手身上穿了几万件装备,而普通人身上只穿了一两百件装备,甚至有的人几乎没有穿,那高手岂不是碾压你、秒杀你?
总结:
写笔记=捡装备;
看笔记=浏览装备库;
践行知识=穿上装备;
思考总结经验=打造装备;
时间上的分配:
高手与普通人时间分配上不同日积月累导致差距越来越大。
高手的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捡别人打造好的装备、自己打造装备,而且是打造极品装备、经常检查自己仓库中装备、给自己大脑穿更多的装备。
而普通人以为自己在捡装备,实际上,看虚构电影,看虚构电视,刷娱乐视频,刷微博娱乐资讯,一切非记录知识的过程都不是捡装备。
送你一个大仓库:
以前人们的笔记都是写在纸上的,这样会有几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
1.写在笔记本上的知识不方便检查,因为写的笔记越多内容越多越不好检索,进而影响写笔记的兴趣。
2.不便携带,笔记本带着走不方便,写满一本笔记本又要放在家里存放起来,下次不在家时,笔记本还留在家里。
3.在大城市里家里的空间大小是有限的,你存放的笔记本越多,可存放的空间就越小。
而现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电子化的时代,这能让写笔记的乐趣极大提高,效率也提高。
1.电子化后,全部笔记可以随时检索搜索,想找哪一个知识,关键词一搜索就找到了。
2.很便携,在任意地点登录你的笔记本账号,就可以看到所有笔记内容。
3.而且是无限空间。
这里我就不推荐我用的哪款电子仓库,免得怀疑是广告,有很多优秀的笔记平台大家可以自己网上搜下。
全文完,我是黎路遥,如果内容对你有用,欢迎点喜欢,如果内容有误也请指出,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