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计数排序时间性能比之前的排序算法高,在实际中应用较多,只需要O(n)时间即可完成排序。计数排序思想比较巧妙,建议大家对照课本多学习,本文主要给出能运行的实例程序。
[C语言必学的12个排序算法:基础知识 (第0篇)]
线性时间排序
之前学习的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都是一类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需要通过比较关键字大小确定数据元素的位置。这类算法最优的时间复杂度只能到O(nlogn)。
线性时间排序是一类非比较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O(n),不需要通过比较关键字大小即可完成排序。计数排序(counting sort)是其中一种。
计数排序基本思想
基本思想是给定一个待排的整数序列,对于每一个数据元素,直接存放在保存排序结果的数组对应下标的位置,例如数据元素为5时,直接存放到数组a[5]位置,数据元素为0时,直接存放到数组a[0]的位置。这样利用待排的数据元素和数组内存地址位置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由于数组内存分配是从小到大连续分配,因此最后直接输出数组,即可获得有序的整数序列。
计数排序对于输入的数据元素类型有要求,一般是小范围的整数或字符,或者很方便利用数据元素本身和内存地址建立意义对应关系。对于n个整数输入序列,确定每个数据元素取值范围[0-k],当k值小于等于n时,其时间复杂度是O(n),需要的辅助空间是O(k),当n很小也就是数据量很小,但是n取值范围很大也就是k值很大时,不适合使用计数排序,因为内存空间浪费严重,时间复杂度也变成O(k)。
考虑到待排数据记录关键字有重复,会出现多次,为保证排序结果的稳定性,因此计数排序需要对出现多次关键字的数据进行计数,保存到数组对应下标的位置,并且根据该数组计数进一步计算其在排序后的序列的位置。
代码实现
本实例代码实现要点:
1.数组a[]保存待排的整数数据记录,数据记录本身就是关键字,每个整数的取值范围[0-k],最大取值为k。
2.数组c[]临时保存每个整数出现的次数,如果没有出现值为0,利用内存动态分配,大小为k。
3.数组b[]用来临时保存排序后的整数数据记录,最终将数组b[]的排序结果复制到数组a[],方便封装使用。
3.对数组c[]的计数进行累加统计,从而确定每个数据元素在数组b[]的位置,特别是重复出现的数据,在数组b[]中将是一段位置。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counting_sort(int a[], int length, int k)
{
// 使用calloc会自动初始化为0
// 数组b临时保存排序后的数据记录
int *b = (int *)calloc(length, sizeof(int));
// 数组c对数据记录关键字进行计数
int *c = (int *)calloc(k, sizeof(int));
int i;
// 每出现1个数据记录,对应的数组位置+1
// c[i]表示数据等于i的元素个数
for(i=0; i<length; i++)
c[a[i]] = c[a[i]] + 1;
// 对数组C的计数累累加确定排序后位置
// c[i]表示小于等于i值的数据元素个数
for(i=1; i<k; i++)
c[i] = c[i] + c[i-1];
// 将排序结果输出到临时数组b中
for(i=length-1; i>=0; i--)
{
// 注意数组b数组下标从0开始
// 计算的实际位置-1
b[c[a[i]]-1] = a[i];
// 如果数据元素重复出现
// 将该元素下一个保存位置前移
c[a[i]] = c[a[i]] - 1;
}
// 复制到数组a中
for(i=0; i<length; i++)
a[i] = b[i];
free(b);
free(c);
}
int main(void)
{
int a[14] = {4,3,1,2,6,5,0,9,8,7,1,3,0,1};
counting_sort(a, 14, 10);
int i;
for(i=0; i<14; i++)
printf("%d ", a[i]);
return 0;
}
其实做为一个学习者,有一个学习的氛围跟一个交流圈子特别重要这里我推荐一个C/C++基础交流583650410,不管你是小白还是转行人士欢迎入驻,大家一起交流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