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他们会觉得自己长大了,是个“小大人儿”了,就会极力想挣脱父母的掌控,处处喜欢跟大人“唱反调”。
既然孩子变化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就得跟着变!不然头疼的是家长自己,而且孩子还会因为没得到恰当引导,变得更加叛逆,甚至学习成绩也因此下降,最终无法挽回。
针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化解:
策略一:以身教代替说教
家长习惯对孩子说教,或者用带有教训的口吻与孩子讲话,会令孩子十分反感。比说教更有效的是身教,比如家长天天玩电脑游戏没节制,却训斥孩子玩电脑游戏,孩子当然不服气。
所以,多说不如少说多做,尤为重要的是以身作则。
策略二:以放手代替管制
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一放手就会闯祸,所以需要严厉管制。
殊不知这样的管制,反而使孩子失去了责任感,使孩子的能力无从培养。为了挣脱束缚,寻求自我空间,孩子就会和家长对抗。
所以,家长该放手时要放手,教会孩子去为自己负责,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策略三:以顺势代替对抗
这是一种心理学方法。当孩子对家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时,他会故意做一些事情来气家长。
目的是激怒家长,如果家长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就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使亲子关系陷入僵局。
反之,如果家长接受孩子的行为,接受他的反抗情绪,孩子就会感觉一拳打到棉花上,使不出力,从而转变态度,积极与家长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