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读唐诗:解老杜《绝句(其三)》

我读唐诗:解老杜《绝句(其三)》

作者: 雁渡寒潭_一片冰心 | 来源:发表于2017-10-20 13:57 被阅读0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其三)》

这首诗是一首小诗,然而从小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大境界。

前两句写的“笨”,似乎没有哪个诗人会用这样的十四个字堆出这两句话。可老杜敢写,不但写了,而且堆出来之后还让你感觉出奇的好。明明白白写出高低之景,而且显得干净、简洁,令人眼前呈现出一幅画面,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种颜色和“鸣”、“上”搭配,尤其是这一“上”字,看着感觉颇累,好费力气,然而却又似乎真的就飞上青天了。

后两句虽是写景,却透露出了诗人博大的情怀。窗虽小然可含西岭千秋之雪,门虽小可泊东吴万里之船。“含”字和“泊”字配上“千秋”和“万里”透露出诗人心胸何等宽阔,并不是简单接前两句写远近之景的俗语。

此诗是老杜重返草堂所作。在前一年,诗人闻听收复河南、河北时曾写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而此诗末句之“门泊东吴万里船”亦透露出老杜的归乡之意。(末句也有依范成大《吴船录》之解:“石湖居士以淳熙丁酉五月二十九日戊辰离成都,泊舟合江亭下,……蜀人入吴者,皆从此登舟,其西则万里桥。”至于万里桥,老杜其他诗句曾提及,容后再述。)

这首诗入编小学语文课本,小朋友们能从这首诗中读出什么来呢?然而如果只是通俗地给孩子们讲这首诗写了远近高低四种风景,颇不符合对此诗正确的解读。可对小孩子们讲起老杜一生之坎坷,人格之伟大,对小孩子来说又很难理解、接受。此诗看似极其简单,实则是讲解起来要颇费一番功夫的。

老杜是用真感情来写诗的,于漂泊之时,写下如此清丽之语,实在是真心人的作品。老杜的可爱、可敬之处,就在于无论自身遭遇如何坎坷凄楚,他虽有怨,但不愤,甚至有时候还会自嘲两句。更多的时候心中则是家国一体,自身的遭遇总会让他联系到国家的遭遇。他的心总是和江山社稷、黎民苍生紧紧拴在一起。

若知道了诗人当时所处之境,所经历之坎坷,再回过头来看这首小诗,方知道老杜此时依然用他的那份乐观的心态作出此诗,实为人格伟大之体现。

相关文章

  • 我读唐诗:解老杜《绝句(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其三)》 这首诗是一首小诗,然而...

  • 我读唐诗:解老杜《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

  • 我读唐诗:解老杜《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杜甫《...

  • 读唐诗——《绝句》

    绝句 ...

  • Aug.22 晚唐诗如秋花,读的是幽艳晚香之韵

    文/杜豆豆 晚唐诗坛,是唯美的世界。技巧工理,最为晚唐诗人看重。 晚唐诗中最美的,当属七言绝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 诗界的扛把子——圣佛神仙魔鬼狂

    诗圣,杜甫,唐诗人,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别名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近日在读唐诗,唐诗中以近体诗最妙,近体诗以五言最绝。但我自知格局不够,因此倒是是喜欢读七言绝句。盛唐时期,...

  • 老妻

    读杜工部诗: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有感。 ——题记 老杜杜渐兴是县里...

  • 何必人云亦云

    老杜确实了不起,但也不必时时抬出来压人,他的诗不是没缺点。唐诗里只有老杜,或者出了千万个老杜,都不会是什么有意思的...

  • 句读○今春看又过

    杜甫《 绝句》 杜甫,老杜,被尊为诗圣,而其勤奋,留诗甚多,展现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全记录,又被誉为诗史。五言绝句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唐诗:解老杜《绝句(其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cv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