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里面有个故事让我忍不住想笑。
李鸿章晚年去国外访问,他经常会问一些让外国人觉得很尴尬的问题“你有多少田产?”、“你一年能赚多少钱?”。
这些问话,是不是特别熟悉?我们过年回老家,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最喜欢打听这个。不敢相信,这样的话,出自中国外交家,当时中国最顶级的权臣。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有才干,有忠心,而没有见识,说他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而不是造就时势的英雄。
我觉得这个评价很中肯,谈判议和签约这些事情,当时形势下李不去做,其他人也要去做。这不是李一个人的过错,是所有中国人的错,是朝朝代代弊政积累的结果。但李鸿章格局上的局限,十分明显。
他和他的老师曾国藩比起来差远了。
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