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者自拍资料和自述:
我是一枚专业的吃货,发现美食是我最大的乐趣,我的吃法和别人不太一样,钟爱混搭,在追求营养价值丰富同时,更是力求得到极致的味觉享受,不光喜欢吃,我还喜欢研究,在一次次如同黑暗料理般的探索中,我总结出了很多吃货的经验,比如说凤梨和葡萄的组合,紫甘蓝和火龙果的组合,芹菜和猕猴桃的组合,不止如此,配合大学的专业是知识的学习,我还成功研制出了五彩毛豆腐,通过在传统豆腐加工中添加胡萝卜汁和菠菜汁,利用单一毛霉菌菌株进行发酵,制成一种独特的品种,色彩鲜艳的毛豆腐新品种。幸运的是,成绩在吃货世界的我却并没有完全变成一个胖子,在我看来吃好瘦好才是极好,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等我来告诉你吧?
启发和思考:
这是一篇完美的开场白和自我介绍:
1首先好玩,很有娱乐性,又挑起了观众的食欲。
2巧妙的过渡到她的专业知识领域,彰显自己的创造性和专业能力。
3-强调所研发设计产品的功能和实用--好吃又显瘦,命中消费者的一大痛点,激起消费欲。产品只要有市场就有客户,有了客户这个研发者的个人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还怕没有企业要招聘她吗?
4-最后制造悬念,引逗观众的好奇心,配合职来职往娱乐电视节目的需要。
整个开场白设计得相当出挑,仅凭这个就得给满分。
应聘者的出场白:
我是一名吃货,不是一个走寻常路的吃货,我特别喜欢把令人意想不到的两种食物混搭在一起,有时是为了美味,有时是为了健康,今天来到这里,希望能够把食物与食物碰撞的火花带给大家,只要寻得一份与食品研发相关的工作,目标薪资是5000元,谢谢。
启示和分析: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对食物的表达就越来越有想象力,也越煽情了。这个开场白的亮点是,食品研发关注美味的同时没有忽略健康,忽略了健康和安全为食品行也最避忌的。
现场中,应聘者把猕猴桃和芹菜的混合饮料给各位达人试尝。
达人问:
我刚才看到你的自拍片,那个鸡腿蘸冰淇淋真的好吃吗?
达人问:
我看那小片,刚才看得我直皱眉头,你真得告诉我,鸡腿沾冰淇淋真的好吃嘛?
答:
真的特别好吃,不过不要是那种奥尔良的,一定要是那种辣鸡翅,外面是酥皮的,蘸冰淇淋特别好吃。
达人问:
你看你特别喜欢这种混合饮料,我以前做调酒师的,最喜欢的两种喝的东西,一个是柠檬汁,一个是牛奶,以这两个为基础原料,怎么调?合成一个新的好喝的饮品?
答:
柠檬不是有些柠檬酸吗,然后牛奶里有很多的蛋白质的,两个会发生一定的反应,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会通过一些处理,就能够让它这个产生沉淀的反应可以不发生,牛奶可以作为一个基底,添加少量的柠檬汁,后期再做一些处理,防止产生沉淀。
达人续问:
刚才我就给姑娘设了个坑,其实柠檬汁跟牛奶根本不能放在一起喝,因为它有草酸,要沉淀,对消化不好,根本不行,加一些食品添加剂,可以去消解他,所以这么听起来行,你的专业还不错。
达人问:
刚才有人说咖啡沾青椒,让我一下就想到去年去夏威夷,有人说,你一定要来星巴克咖啡店喝一杯拿铁,那个拿铁我一看名字知道是什么吗?是辣南瓜拿铁,我专门去喝了,没想到真的很好喝。
我想问一下,作为一个食品专业的学生,为什么中国的咖啡都还中规中矩,我们在国外会看到不同口味的咖啡,是因为我们的研发的力量不足呢,还是什么其他原因?(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跨越专业的角度了,是要考察应聘者他的见识和眼界)
答:
我觉得国内可能没有发展起来,还是因为我们国人对传统的味道比较钟爱,即便开发出来了,他没有办法长期地卖出去,就比如说中国人比较保守,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人比较少。
然后我刚刚想说个例子,星巴克它还出过一款咖啡,叫辣意椒香。它就是摩卡为基底,上面有花椒风味的奶油,奶油上面又浇了很多的由各种辣椒制成的辣椒酱,很多人都说是个很暗黑的颜色,非常有,独特风味和特色。
启示:
专业和兴趣一致的人其实最可怕,很容易成为业内的佼佼者,所谓的人才需要三维度,兴趣,专业和职业一体化,不成才都难。
职业测评题:
餐厅计划推出一款全新饮品,要求以辣椒作为原料之一,以吸引用户关注。作为研发人员,你会如何配制该产品的处方?
答:
因为是一个餐桌要推出的饮品,要能够卖出去,一定要让他能够对它的菜系有一个搭配,可以搭配一个青梅,做一个果醋的一个饮品,把这个青梅沁泡之后和这个辣椒干进行炒制,炒的时候再用这个果醋浸泡,把辣椒和青梅里面的一些物质融入里面,味道就会比较丰富,为酸辣型风味。
达人问:你要从专业的角度进一步说明它的好处。
答:
这两个东西都是对我们身体有好处的,青梅非常生津解渴,辣椒里面的vc含量是蔬菜之首,辣的热量能够帮助我们暖胃,两样东西混到一起,再加上醋,醋本身有很多好处,美白呀等。
达人点评:
研发有创意,思路清晰。很喜欢。
应聘者最后为自己争取机会:
我特别喜欢吃,也知道吃,是很多女孩都爱的一件事情,但很多女孩现在会刻意去减肥,为了显瘦,但我觉得人生如果没有吃,会少了很多的乐趣,这是我想要去做食品研发的一个初衷,四年的学习之后,我觉得可能我的一个责任感就来了,因为在课上也会有很多老师跟我们介绍国内外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我觉得作为一个学食品的人,不仅是让自己吃好,更是让全国所有的人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这才是最重要的。尽可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最健康最安全的食品,为大家能够创造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
启示和综合评价:
最后的争取是点睛之笔,在原先的高起点、好印象之上,又再次拔高。起初是强调吃,有风味、有特色、有创意、有情调地吃,接着强调吃好的同时,能够减肥显瘦,是健康的吃,最后拔高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围绕着最敏感的食品健康安全问题,发出自己的心声和决心,令全场侧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