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农村,长大在农村,一直到27岁才真正离开农村,当中读大学的几年不算。我有一个邻居家的伙伴,我时常想起他。
他年龄比我大三岁,我们一起上学,在同一年级,因为我的父亲是小学教师,也在初中教过几年,还因为我的脑瓜确实比他好使一点吧,所以我的成绩比他好。
虽然我们都是农村孩子,但我们那个地方都挺重视教育的,所以即使他的成绩不太好,他的母亲也想让他多念点书,曾经说过:“怎么也得读完高中吧!”但是他却初中毕业就没有继续读书。我想主要原因还是他的成绩不好,我们那个年代,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或者中师中专,就此中止学业,很普遍、很正常。若是他能考上高中或是中师中专,他的父母会供他的。
这个哥哥性格挺好,我们从小玩到大,他总是让着我。
我去外地读高中,寒暑假回到家,去找他聊天,他有时忙着干活,就有一些不愿理我的样子。回到家我对父亲提起,父亲就说:“你们有一种鲁迅和闰土的感觉了。”
现在想来,我与鲁迅没有可比性,这个哥哥境遇应该也比闰土强些。
我大学毕业后没有工作,在家里呆着,很苦闷,那时这个哥哥结了婚,我们有时又在一起闲谈了,他对婚后生活很满意,我也很羡慕他,那时我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不敢想娶媳妇。
后来我有了正式工作,有时回老家,在母亲口中听说他的情况,他在外地城市打工,好像在送纯净水。这些年,农村除了老年人都在外打工,他也不例外。
我们好些年没有联系了,这几年他过得怎么样我一点儿都不知道。
细细想来,我们是真正的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