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仰

作者: 雪狼湖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11:10 被阅读21次

        人活着总是需要有信仰的,要不然没有追求和目标,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在哪里?岂不成了一只无头苍蝇随意乱撞啊!

        现在经常看到一些知名学者写文章批评说这个时代的人完全没有信仰,比较迷茫,搞不懂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沉淀了浩瀚的传统文化,似乎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突然出现了断层。并倡议恢复深远的灿烂文明以充实当前浮躁的社会风气,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就是得有自己的信仰。

        人类发展到今天,从野蛮厮杀到文明协作也有上万年的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探索内心深处的灵魂追求,通过无数先哲名仕的积累和传承,经历了不同社会制度的磨练和验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个时代都有复合这个时代特色的信仰和价值观。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还有好多宗教门派,所有的宗教能发现延续到今天,都是与宗教产生和发现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的。

        如果说今天的人没有信仰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当今社会的大众还是很有所追求的,而且这种欲望还特别强烈,到了不择手段丧心病狂的程度,就是对金钱的信仰。

        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写的《儒林外史》可以说是古今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用辛辣诙谐的笔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下各色人等对功名的顶礼膜拜和对儒学附庸风雅的丑恶嘴脸和惺惺作态。

        正是因为封建社会的体制构建大力提倡儒学,将科举制度设为从村野走向朝堂的唯一通道,才让林林寒门学子趋之若鹜,总总商贾富甲附风庸雅,这就是统治阶级对社会主体文化的导向性。

        小说是用批判的角度来讽刺封建制度的弊端,但我认为恰恰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当时社会对读书人的推崇和膜拜!统治阶级将读书作为体现个人价值的通道和方式,所以就有了“唯有读书高万般皆下品”的良好的社会风气。有了主体价值导向,民众也就会纷纷效仿和攀附也就有了信仰!

        佛教在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到中国境内,几经千年传颂,经久不衰,并在原旨教义的基础上衍生引申并发扬光大都与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有着密切关系。如今佛教在印度都几乎秃废湮灭,反而是我国出了许多大德高僧,世界的佛教信徒都将中国作为佛练起源地,纷纷慕名而来,求经问道。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兴盛也和佛教一样都与政权的大力倡导密不可分,还有许多宗教的消亡也是由于统治阶级的绞杀才烟消云散的。

        举这两个例子就是想说明民众有没有信仰,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都取决于政府如何引导。“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吗!

        我们国家从1978年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可以说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无数改革先锋在小平同志“两猫论”的大力鼓舞下把经济建设作为社会前进的唯一动力和前进目标,但却忽视了他老人家还说过“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硬”二者缺一不可。

        曾几何时政府又开始倡导我们“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于是许多千奇百怪的创新模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鲜出炉,粉墨登场,摩肩接踵,你方唱罢我登台。什么云联盟、区域链块、虚拟货币……等等,等等。每个逻辑怪异的模式下边都有众多虔诚的追捧着,其实大部分人根本就搞不懂这些模棱两可的概念的实际意义,或者对他们来讲清不清楚概念也没有必要,他们只要一点就是模式承诺的高额回报。

        我们从电视和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部门对当代知名企业家的颂扬和褒奖。他们似乎就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代言人,而这些明星企业家更是头挺名利双收的光环,动辄高谈阔论,传经布道,把人生的生存意义定格在了创业和财富。黑格尔和尼采以及叔本华们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被他们瞬间 秒杀!

        所有的“创新模式”都将明星企业家奉为通天教主,几乎成了全民创业的精神领袖。这就是人生的目标和追求,你不创业就是懈怠生命,没有财富就预示着无能。财富几乎成了成功人士的唯一标签!所以在这种价值倒导向下人们就会以金钱为信仰唯利是图,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官员违法乱纪,奸商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社会氛围纸醉金迷,道德沦丧,泯灭良知。

        老子在《道德经》里阐述道“不尚贤,使民之不争。不贵难得之物,使民之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失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怀古伤今,抚今追昔。两千多年之前老子就有了关于政府职责的论述。

        信佛的人常说头上三尺有神灵,信耶稣的人也常说上帝在看着我们呢。这就是信仰的敬畏之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也是信仰的底线,不一定告诉你非要去做什么,但却限制你什么一定不能做,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文章开头提到有些专家倡议重新恢复对传统文化的信仰。每个文化的起源和成长都有其独特的生存土壤。我们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其实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说白了,就是专制文化。我们的政权就是专制文化的终结者,现在又去恢复,几十年的革命不白干了!

        我们现在处于工业飞速发展的经济繁荣时期,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时代本来就有适合这个时代的文化主旨那就是契约精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都是双方协商然后达成一个共识,再按共识的内容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去执行。那么如何维护这种精体制正常运转呢,这就体现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了。法律界定了契约的底线和方向——平等交往,互利互惠,不遵守就要受到惩戒。

        因此法制观念才应该或者必须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人人所需要敬畏的信仰!

       

       

       

   

       

       

       

       

       

       

       

       

相关文章

  • 《 仰 信 》

    然問何墨花似緣 今留故人 已何方 聽殘夜紅棠痕 思離月 妄英雄無淚 三月長笑 末問幾輪回 煮夢 斟夢 憶十骨飛雪 ...

  • 信  仰

    首先说明一点,写这个题目不是要想宣扬什么,或是显耀什么,仅仅是觉得“信仰”这个词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在当今这个普遍...

  • 信 仰

    献给《以人民的名义》 献给那些——人民的警察! 当你决定去承担 就没有了捷径 当你决定去拯救 就没...

  • 信.仰

    信仰是什么。我理解是与心灵的一种奇妙感应。它可以是普渡众生的宏愿,可以是渺小心愿的希冀,又或者是,暗淡迷茫人生里面...

  • 信·仰

    信仰, 不是 让人逃避现实, 而是 让人 更坚强地 进入现实; 不是让人 免疫患难, 而是 让人更有力量 胜过患难...

  • 信·仰

    在我心中 你是一棵参天大树 因为你的伟大 我知道自己足够渺小 如一粒尘埃 若没有你的光芒 我影子足够微弱不见 也许...

  • 信 仰

    时光 熏黑了雕梁画栋 黯淡了五颜六色 却以某种姿势 在心底,凝滞 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呼唤着永恒 桌椅,早已 与一切道...

  • 信 仰

    人活着总是需要有信仰的,要不然没有追求和目标,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在哪里?岂不成了一只无头苍蝇随意乱撞啊...

  • 信 仰

    这篇文在犹豫中发表了出来,没有被简叔上锁,能够成功的发表———— 关于信仰这个话题,大概没有多少人有兴趣来探讨,认...

  • 信 仰

    谁能阻止舌尖上燃烧的火焰 谁能阻止唇上盛开的花朵 谁能阻止脸上向日葵般的微笑 谁能阻止身体里涌动的春天 风,来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 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jn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