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窝子

作者: 梦回304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10:24 被阅读20次

地窝子,对于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来说,只是存在于爷爷奶奶口中或者是影视剧中的模糊概念,但对于为新疆贡献了一辈子的老前辈来说,地窝子,是曾经最温暖的家。

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较简陋的居住方式,相信很多人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过早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工住的地窝子,其实,地窝子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房屋。

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他们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职责,本着不与民争利的原则,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天山南北兴建了一大批团场、企业和新城镇。创业之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职工住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地窝子。

地窝子的挖制方式比较简单,所谓地窝子,就是从平地向下挖一个深2.5米、长6米~8米、宽3米~4米的土坑,上面用粗树干做檩条,用细树干做椽子,铺上树条或苇把,撒上一层麦草,盖上一层碎土,然后糊上一层厚厚的草泥,正中间留一个天窗,地窝子便成了。

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

在严寒冬季的地窝子里,用土坯垒起半人高的空心火墙,在上面可以热饭、晾衣被,灶里的柴火烧得通红,屋里暖洋洋的,尽管空气有些污浊,气味不那么好闻。

地窝子特点就是漏风,草木发芽的季节,床头土地上有时还会长出几根芦苇呢。

地窝子可以抵御沙漠化地区常见的风沙,并且冬暖夏凉,但通风较差。

每年春秋两季,来自西伯利亚的狂风猛烈而频繁,一刮就是一两天。眼看着很好的天气,突然间晴空变色,霎时飞沙走石昏天暗地,吹得人们难以站立行走,工地去不了,只好钻进地窝子集体“风休”。

漫天黄尘呼呼地往地窝子里灌,被子衣物都用来堵漏缝仍难奏效,凡是鼻孔、耳朵等露在外面的器官都灌进了尘土,人人像土猴一般,但习以为常就无所谓了。

那时,兵团战士包括到新疆来的知青,最早住的是“地窝子”,后来才慢慢住上土房子。

当年的地窝子不仅是他们居住的“宿舍”,还是食堂、会议室等。

夏天,戈壁滩上的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一夜大风过后,满床满身都是沙子。冬天气温在零下20多摄氏度,戈壁滩上到处是厚厚的冰雪。

晚上睡觉时,要戴着皮帽子,穿着皮大衣。即使这样还是冷,早晨起来时头上结冰。

兵团人在告别“地窝子”之后,就住在这样简陋的土房子里。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经济的逐年好转,职工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悄然出现了一批砖混结构的住宅。

20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危旧住房改造的优惠政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工兴起了一股建房热。

1999年~200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了两期农牧团场危旧住房改造工程,共新建职工住宅21万户,使72万人告别了昔日的土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与此同时,在每个团场的团部,一幢幢职工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今天的人们,居和平享安乐,很少有人愿意去忆往昔艰难。“地窝子”便消失在新疆人的日常生活里。

地窝子不仅仅是新疆兵团人最早的家

它也记录了一代兵团人艰苦奋斗的岁月

每每听起老一辈人讲起地窝子的故事

好奇心就油然而生

如果有机会

我也希望能去地窝子住两天

你呢?

相关文章

  • 地窝子

    地窝子,对于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来说,只是存在于爷爷奶奶口中或者是影视剧中的模糊概念,但对于为新疆贡献了一辈子的老前辈...

  • 地窝子里的青春

    第一次来到新疆,我就被这片苍茫的大地深深吸引了,这里有巨大的农田,先进的农业现代化设备,丰富的饮食文化,林林总总的...

  • 新疆地窝子(二首)

    父亲到过一个好地方 满眼风吹草低见牛羊 桃花漫山遍野 葡萄满院春风 春风化雨曾经的漫漫黄沙 春风化雨革命浪漫情怀之...

  • 人物小传-尹良兵:家乡的骄傲

    天寒地冻。天还未亮,一个身材瘦小的农家少年脚穿“草窝子”在乡间土路上健步如飞。何谓“草窝子”?现在绝迹了。过去穷人...

  • 赛力克一家的悲欢离合 8

    时间一年年地过着。 牛羊不停地辗转于冬窝子和夏窝子之间。阿帕的关节炎和心脏病也越来越严重。 帕热扎提跟着沙列提去了...

  • 哈尔滨窝子

    金鹏鱼肉馆,大庆副路83号 弗德堡,松北祥安南大街世茂大道 千纸鹤,林大对面 313,世茂大道 美味坛肉,南岗客运站

  • 海窝子

    炸土豆是最廉价,最美味的小食。二十年前一个海窝子的伙伴说,炸土豆要属海窝子的最美味。于是,乘着摩托,从...

  • 菌窝子

    云南人把采蘑菇称为“捡菌(菌的发音类似劲)”,云南“拣菌”都是寻找菌窝子,然后一窝一窝地采。图一,牛肝菌中的黄牛肝...

  • 腰窝子

    过去的房屋,多为瓦房,砖木结构。一间房脊檩、一根副檀二根、椽子若干,不能说椽子不重要,但脊檩一断全屋坍塌,可谓关键...

  • 向下扎根,向阳生长—住在地窝子的记忆

    我父母是80年代来新疆的河南人。那个年代我的家庭成员几乎都那吃过平常人家不能忍受的苦。 首先是我父母,她们来新疆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地窝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lv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