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天还未亮,一个身材瘦小的农家少年脚穿“草窝子”在乡间土路上健步如飞。何谓“草窝子”?现在绝迹了。过去穷人家无钱做鞋,用稻草编织的御寒草鞋是也。
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少年名叫尹良兵,长丰朱巷人。他去下塘中学念书。其实,朱巷与下塘通火车,只要三毛钱车票。但少年丧父的尹良兵,只有寡母供其和三个妹妹念书,哪里出得起这笔三毛钱的"巨款"呢?所以从家到学校,这条20多华里的土路每次都是步奔。
应了那句古话:寒门出孝子。尹良兵小小年纪就能体谅父母谋生之艰难,因而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母亲傅文玉,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深知没有文化之苦。她从小就教导儿子:只有念书,才有出头之日。小良兵牢记在心。从小到大,他都是学霸。 他年龄不大,身材不高,可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当班长。除了唱歌外,几乎门门功课都是第一。语文课,尽管老师未作要求,可他能从头到尾,将一本书倒背如流。他的作文,是同班同学升学的范文。他不偏科,数学常常考满分,连数学公式在哪一页,不用翻书都知道。一次下塘中学期末考试,他平均分高达97.5分,其中数学、俄语、政治三门课都是满分。以至30年后,下塘中学开校友会,还把尹良兵作为学习标兵张贴在墙上给学弟学妹们观瞻。
尹良兵学习好,是不是天生聪明呢?他本人断然否认。他说,我在每本书上都写着这两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此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奋发努力。他的勤奋,时任下塘中学教导主任的鲍璧成印象深刻。鲍主任早起查校,总能看到一个瘦弱少年在如豆的煤油灯下苦读,一问知是尹良兵。鲍主任又心疼又赞赏,温和地劝良兵同学要遵守纪律、注意身体。回到家里,鲍主任则对自己的儿子说:你看看人家尹良兵是怎么学习的?
就在尹良兵做着北大梦时,文革爆发了。1968年3月,部队来学校动员他参军。尽管不太情愿,想考大学,但他还是服从组织,应征入伍,并代表长丰县新兵在会上讲话。到部队后尹良兵在总参当了通信兵。富有戏剧性的是,1970年,品学兼优的尹良兵意外地被部队推荐上了北大中文系,“北大梦”失而复得。1974年4月,他毕业留校。在当时党中央倡导“老中青三结合原则”的背景下,他还成为北大党委常委、兼中文系总支书记。1979年,尹良兵被调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尹良兵的妻子陶余贤是其中学同学,在省妇幼保健院当医生。因为夫妻长期分居两地,1981年7月,尹良兵调回安徽省检察院工作,直至退休。20多年来,他在省检多个重要岗位勤勤恳恳为党工作,主编过《廉政风云》、《法人视界》、《安徽北大人》等杂志,被公认为省检察院的一支笔,荣获过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宣传工作者称号。
尹良兵为人正派,为官清廉,同情弱者,乐于助人。他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过年回家,他对同生产队的人,每家都要送上两斤红糖,这在计划经济时代,可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家乡的人对他非常钦佩,教育自家孩子总要拿尹良兵作为榜样。我们《史话朱巷》到油坊村采访时,说到家乡名人,众口一词无不推崇尹良兵,把他与尹良儒、尹若甫并称为“尹门三杰”。
尹良兵一生嗜书如命。除了读书,就是买书、藏书。他家中竟然藏有三万多册书,不仅自己坐拥书城,连三个儿子家,也成为他的藏书室。晚年他最想做的事,就是把他的书捐给家乡学子,希望他们都能成才,造福桑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恳切地说:你们不要写我别的;要写,就写一点我的刻苦学习精神,启发后人。我们农家子弟,没有靠山,只有勤奋读书,才有好的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