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像草一样 像草一样像草一样 像草一样像草一样 像草一样像草一样 像草一样
我要带你呀去我的家乡那里有很多人 活着和你一样
那里的鲜花呀开在粪土之上干枯的身子呀埋在地下哟
像草一样 像草一样 陌生的人呀 经过我的村庄
听我像风中的树叶为你歌唱这歌声啊 是黑夜做的衣裳
你听见我的心跳和血在流淌
血在流淌 血在流淌
血在流淌 血在流淌
血在流淌 血在流淌
血在流淌 血在流淌
二
我觉得这歌词值得探究。这是苏阳的《像草一样》。
全歌起手就是把“像草一样”重复了八次。然而这几乎是令人困惑的,重复八次说明了它对歌唱人所要歌唱的内容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可是,在这个动宾短语中,我们发现了一种缺失,主语的缺失:是谁?什么人?他/她哪儿像草一样(这指的什么?)。主语的缺失的本质,就是,主体的缺失。
难道这只是歌唱人仅仅为了形式和表达的方便而舍弃主语吗(或者我们——作为听者,可以仅仅如此看待吗)?在整首歌中,和这个短语具备结构上的同位关系的,是“血在流淌”。
既然血是我的血,那么像草一样的那个人应该也是“我”。“活着和你一样”,歌唱人告诉我们,像草一样的是“我”的“活着”,这个动宾短语描写的是一种生活的状态、古老的传统(近乎僵硬!)。
“我要带你呀去我的家乡”,歌唱人却没有先告诉我们他要歌唱的对象,而是先给予我们超越“我”的,群体,“我的家乡”。“家乡”这个词,具备着人文地理的意义。也就是说,歌唱人给予我们地理空间,这是一个远景。
接着歌唱人逐渐的把近景(生活)展现给我们。如同下文出现的“村庄”一词,“我的家乡”是一个“村庄”,故而它应该和农业有重要的密切的联系。
“那儿的鲜花开在粪土之上”,这里很自然的会使我们联想到,作者借鲜花喻“我”,喻“人”,并且把生活(农业劳动)的艰难和困苦比喻成“粪土”。“干枯的身子呀埋在地下”同样可以在这个意义上给予说明:农业和农业劳动的艰辛,与自然环境的恶劣。这种关系被这组意义重复的意象强化了。
然而这种解读却还丢失了苏阳的歌词中最有生命力的东西。再来看看这两个句子。它指出了两个基本事实:1鲜花长在粪土上;2缺乏水资源。有关前者,它使我想起一个关于女娲的民间传说,此处就不做分享了。联系到苏阳歌唱的乃是西北,后者的现实意义则是显而易见的:干旱的气候,荒漠化的贫瘠的土地。如何在这样的地方上种植粮食和植物?答案是前者:有机肥料,即:人与家畜的粪便。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耕种了数千年,而土地的营养和种植能力却是有限的,种植物的生长需要吸取土地的水分和化学元素(比如N)。
如何恢复土地被吸取的化学元素,这是近现代化学家们冥思苦想的难题。在西方,德国化学家哈珀发明的固氮反应,初步的解决了这个重要的、关乎生死的问题(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在东方,中国人却发明了另一种有效、低成本的更原始的方法。
和在中国古代的很多发明一样,我们现在也不知道最初发现这个方法的人是谁。也许,我们可以像传说那样归于发明火的燧人氏、发明渔网的伏羲氏,或者黄帝神农等等。我曾经在书上读到过,唐代的人使用有机肥料的资料,而宋代的民俗画也有相关内容。现在有不少学者发表了这方面的文章和著作。
这首歌重现了一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它是在那片大地上从一处平原飞向另一处山丘的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