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几年前,坤哥借给同事七千块钱。两三年过去了,对方依然没打算还,直到用钱的时候张口要,对方说:兄弟,先给你三千。咱兄弟们都好说,剩下的以后给你。坤哥爽快答应了。
过了一年,又要用钱的时候给对方发微信,对方没有回复。之后又打电话,还是没接,在微信上回复,我先给你两千,剩下的下次在给你。随即微信转过来两千块钱。坤哥说行吧。然后对方说:剩你一千块钱了吧?呐尼,明明还剩两千,怎么就剩一千了,欠别人多少钱都能忘了,就能往少的说,咋不往多的不说。人品实在堪忧!
就这样又过了半年时间,同样是微信不回,电话不接。发了几次微信才回复我下个月10号给你,结果到了时间还是没还。连句话也没有。这次一向沉稳的坤哥实在忍不住了:我把你当兄弟,当年你需要钱我二话不说给你,现在我需要用钱要我自己的钱咋这么难呢?对方看了之后没回复,过了几天后,坤哥和我正在我爸妈家。听见手机响,看见转过来了。本来已经泄气了。坤哥立马收了账,然后就把对方的电话,微信,QQ统统删掉了。这种人没必要在联系了。我还是第一次见他这么当机立断的。
真是应了大家常说的那句话:借钱的时候是孙子,要钱的时候成大爷了。
对于不主动还钱的,首先,毋庸置疑人品肯定有问题。第二,对方不要脸,咱也没必要给留脸了。
像这种人,有一个地方是他最好的去处,那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那就是黑名单。一辈子呆着吧。
02
听朋一个朋友说过:她们家里有兄妹三个,她是老小,姐姐是老大,还有一个哥哥是老二。姐姐早年辍学在外打工,打工期间,姐姐就不断资助她和哥哥,给家里帮衬。哥哥大学毕业后一事无成,被父母也惯坏了。兜兜转转之后要创业没有资金,就问姐姐借钱,姐姐把身上仅有的三万五全部给他。最后创业失败,后来成了家有了孩子,姐姐也一直帮衬给侄子买衣服,给家里买大件。有点像《欢乐颂》的樊胜美,自己的婚事也拖到了三十岁以后。姐姐结婚后,日子过的也拮据,日子久了也想做点小生意。可是六七年过去了,弟弟压根没打算还钱。姐姐就在父母跟前说,父母的回答也令人心寒:你弟弟没钱,过的紧张,有钱他就给你了,都是一家人你还怕他不给你?天呐,我要自己的钱好像还不应该似的。
在公文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每个“无赖”的兄弟姐妹,背后都站着一对偏袒甚至不明事理的父母。
我也想说:别老拿一家人说事好嘛。不光借钱很多事情都必须亲兄弟明算账,作为父母也该拎得清,一码归一码。而不应该打着“一家人”的旗号,是非不分。
03
还有一种父母,小时候常有耳闻。在农村居多。家中弟兄六个,大哥高考高中,考入名校。毕业后,在大学里任老师,媳妇是私业主管,收入还算客观。但实际在城里也就是普通中等水平。家中老父老母看着大儿子每次光鲜亮丽开着车回来,拎着大包小包给家中侄子侄女,就知道他们一定囊肿满溢。侄子侄女需要用钱,弟兄生活紧迫,父母便向大哥开口,每次开口,大哥只能给他们拿钱。父母生病,家中任何大事,本该弟兄都承担,然而所有重担全压在大哥身上。大哥也很苦恼向朋友诉说:我的钱也是辛辛苦苦挣来的,每次回家我是觉得自己上学,有了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父母的辛劳,所以接济一下兄弟们,就当是感恩老人了。可是久而久之,直接就成了张口就是要钱了。
本是情分的事情,在弟兄们那里就成了理所应当。不给钱反而成了大哥的不是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和人之间,从来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父母子女夫妻间的有义务一说,有本分和情分之分。
可是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父母,自以为是:“强”的儿女就应该帮衬“弱”,甚至是道德绑架。
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还是趁早斩断根,甚至从不开始,以免后患无穷。
04
一个同事去年借给朋友一万块钱,她朋友说下个月就给她还。直到现在还没还上,上次还打电话再借五千,借的同事上次的钱只字未提。同事说,不行,月底得问他要,人家做生意的,比我们过的好。咱们这工资不及时发,我们也没钱了。
另外一个同事说:像这种不主动还钱的,我也没皮没脸的跟他要,就烦他。
其实也是,遇上不自觉的,除了以眼对眼,无计可施。
然后我觉得吧,借钱的时候就该表明什么时间还,期间也关注着对方的所需,若是到期真还不上,也该吱一声。不要让人家觉得你忘了。这样才对得起那些二话不说借给你钱的人。
有人说:别提钱,提钱伤感情。然而有时候钱才是检验感情的唯一标准。
说了几个故事,你有没有类似的遭遇呢?相信很多人遇到借钱不主动还,甚至不还的主。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一旦被拉入黑名单,有可能这辈子都抬不起头了。
所以,
失什么,也别失信誉。
丢什么,也别丢底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