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的书一般特别实用,喜欢看一些方法论,策略论的个人成长书籍,故事或者小说,看的少,了解的也少。
但是这几天我觉得看这样的书,也不错,比如昨天看《我不是废柴》那里面几个人的人生就特别戏剧的在脑袋里演了一遍。他们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普通人,都需要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现实主义的题材引人入胜,因而电视剧改名叫做《凡人歌》。
中午看《茉莉与蔷薇》女医药代表叱咤风云。
《省委大院》看底层人民宦海沉浮,到处不都离不开人情俩字。
再有看《俊友》,从穷困潦倒到飞黄腾达,也很有意思。
这些戏剧人生都是作者根据一定的人生阅历去凝练出来的作品,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有高潮迭起的快乐,同时也是人物的各种线索。
我甚至觉得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些经历也未尝不是一种财富,只不过能不能把不愉快的经历变成现金就是另一种本事了。
《废柴》里的沈琳是个失意的中年女人,但是她想了就去做,执行力满格,自我救赎的滋味和心路是个千人千面的过程,但心酸是一定的,我们有选择还是没有选择都被家庭和社会裹挟着前进。
不过还好,她用卤味护住了全家人的口粮,书里是美好的,但是也没有那么美好,只不过是一线希望吧!现实主义题材就是太切中要害了,让很多人痛,上班的时候痛,下班的时候就不敢去看这么现实的问题生活,熬完自己的,再去熬别人的,何苦为难自己呢?所以,那些不费脑子,无时无刻不爽的短剧才能盛行。
人们休闲的时候不想去面对苦难和思考。人性啊,都不愿意疼完了,再揭开生活的创口去看到,不愿意去深沉的思考,那里没有解药,又或者解药太过于艰难,只有卷王能做到,所以“那隽”这个人物有那么多争议,这么激进的100分人生只有极少数才有啊!这么少的人站在收入的制高点做别人的人生导师,这没考虑个人的差异,饼画的有点大了!
李晓悦是书里最佛系的,连升职加薪都可以拒绝的人,脑回路大概真的异于常人。
这女孩三观很正,乐观开朗,爱笑爱玩,自力更生,不拜金不挣扎,是世外桃源一样的存在。那隽喜欢她却从心底里觉得她不配自己的大平层,这份鄙夷终是让他爹味十足,吓的李晓悦疯狂逃窜。
我也反思自己,妈味十足,教训他注意卫生,教训他好好穿衣服,教训他要怎样吃饭。
想来是我错了,成年人就不是用来改变彼此的,接受的了就过,接受不了就分,不能在一起又那么纠结。
现代社会人不能都活在梦里,别人的生活里照镜子,在自己的生活里去生长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60611/ce89d852f3423672.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