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动写点东西的念头是在十天前,结束我的成都之行时,可是那点东西似乎很模糊。然后,又有了后续,直到昨天晚上,我将外甥送回家。
刚才我独自在整理着工作室,心中又一次萌动着动笔的念头,那念头很是清晰。
在写下我的所看,所思,所想之前,在这里,我首先要表达的是我的感谢。感谢我的先生和儿子,他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协助。感谢我的妹妹及妹夫们,感谢她们对我的信任,将他们最爱的宝贝们交给我,给了我这份不一样的体验和观察的机会。最后感谢两位可爱的宝贝(上面照片中出镜及未出镜的)——我的14岁的外甥女(姐姐)和8岁的外甥(弟弟),他们用自己最真的爱和信任与我朝夕相处,让我有机会实践我的所学,也让我更加坚定我想做的。
先从成都之行说起吧。
成都之行,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完全在我的计划之外。于我,其实是应姐姐之邀,陪她的一趟逛吃逛吃的游玩。又因种种,我们的旅程最后演变成了三个大人两个孩子的五人行,亦由最初的逛吃之旅加入了一些景点。因8岁的弟弟是因我而加入的,于是,我便不知不觉的将自己的初心遗忘,陪伴的重点放在了弟弟的身上,衣食住行,我的嘴里、眼里、心中都被弟弟填满,而弟弟也时时事事牵着我。直到在宽窄巷子里看到姐姐的眼泪。那一刻,我恍然醒觉,我的初衷呢?那一刻,我深深体验了两孩家长的不易,爱要分给两个孩子,厚此薄彼的结果就是有人受伤,有人“嚣张”。我看到自己有一些内疚,还有一些自责。吃饭的间隙,我给自己一个短暂的空间,我承认自己的有限:是,我无法做到同时兼顾两个孩子,我可以根据当时当下的状况做当下的选择。然后,我拉着弟弟的手,很认真的告诉他,姨妈这次的旅行是答应了姐姐的邀请,要陪姐姐的,所以,在剩下的旅程里,姨妈有时候要陪姐姐,他要跟着姨夫,姨夫负责领着他。弟弟看了看我及大家,同意了。接下来,我就在宽窄巷子的街上,牵过姐姐的手,看着她,告诉她,姨妈想要抱抱她。然后,外姐姐趴在我的肩头,又一次哭起来。我就是抱着她,在她耳边轻轻地告诉她,是姨妈不好,姨妈只管了弟弟,忽略了她,忘了出来的本意。任由她在我的肩头哭泣,我只是轻轻的抱着她。两三分钟以后,我们一起擦干眼泪,重启逛吃旅程。剩下的旅程中,尽管弟弟还会跑到我身边,牵我的手,我有时会牵牵他,有时会提醒他“他的领导呢”。我看到,姐弟俩的相处中,尽管还有摩擦,但和谐与谦让明显多了起来,吃的东西可以互相分享,游逛的时候,姐姐可以容忍弟弟的调皮,弟弟也可以等等姐姐逛小店。
和谐的生活太美好!和谐的生活有赖于系统中的每一个人,当我可以做出一点改变的时候,整个系统就会随着发生改变。当我承认我的有限时,弟弟给了我接纳,他会做出新的选择。当我承认我的不足、我的错误时,姐姐说不出的委屈化作眼泪流淌出来,她也给了我接纳与原谅,她更是给了弟弟很多的包容。
最后,我想说,我作为一个成人,与孩子们相处,不是讲道理,要求孩子们做什么,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我做到了什么,从我的做到带给孩子们正向、积极的影响,然后,孩子们会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以回馈——我们美好的相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