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说:外婆一开口,我就要倒霉了。
最近母亲心情不是太好,容易发脾气,一点就爆,为此我和孩子都遭殃了,母亲心情不好的原因可能是做毛线娃娃累了,身体累了,所以心情也容易低落,才会一点就爆。
面对母亲的爆脾气,我的应对方式是沉默,心里再不爽也只是往肚子里咽,不会回应半句。孩子就很直接,她有不爽直接就在脸上显现出来了,表达强烈的不满,直接闹情绪,往往此时母亲就会采取更强烈的指责模式来控制孩子,结果是直接把孩子引爆,孩子崩溃大哭。
此时,我会赶紧过来安抚孩子,共情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安静下来。但母亲显然是非常看不惯的,在她看来,我这是在溺爱孩子。但是我并没有勇气去跟母亲解释,她爱咋想就咋想吧,于是我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为什么我没有勇气去回应母亲呢?面对母亲的指责,我永远都是沉默,衍生到其他关系也是如此,特别害怕冲突,一直都是回避、隐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容易产生很多情绪内耗,活的很累。
该怎么破除这种现象呢?可以使用非暴力沟通,别人不好好说话,那我自己要好好说话啊,别人说话让我很不舒服,那么我表达感受就好了。
比如面对母亲的指责,我就可以说:“你这样说我感觉很难受,好像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慢一点好吗?相信我,我可以做好的。”温柔而又坚定的对她说,而不是像她一样用攻击回应她。我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没有攻击她,她也不会受伤,就此停止攻击。
只是在当下,受她的影响,很容易就限入打或者逃的模式,要么打(攻击她),要么逃(沉默不语),除了这2种模式,其他的方法早已忘到九宵云外了。
如何才能在被攻击的状态下,有意识的使用第三种表达方式呢?这个有点难啊,需要刻意练习,并且记录成功案例,这样才能形成记忆肌肉,才能学会新的应对模式。
那么现在虽然做不到,就把每一次冲突当成练习的机会,变成礼物,用接纳的心态去欢迎她的到来,这也是极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