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518学院(隶属“和信聚赢商学院”)
编辑&图片:和信聚赢商学院,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对中小企业来说,无论是实力、资金、流量、风险的承担能力都远弱于那些大品牌,而在这快速变革的新零售时代,大企业尚在断臂求存,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让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小企业和小品牌们活下去?
中小企业在综合实力上无法与大企业抗衡,所以更多地需要从战略与策略上进行思考并加以运用,才有可能以小博大,实现逆袭,【518学院】再此给出五个方向以供参考。

锚定效应
当人们对某人某物做出判断时,总是易受第一印象和第一信息的支配,像沉入海底的锚把人的思维固定在某处。消费者更是如此,面对大品牌当道的局面下,消费者对小品牌的第一印象远没有对大品牌来得直接与刺激,但这种不利影响也不是不可改变,在产品定位、经营方式、推广方式都向行业龙头学习或模仿,先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而后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之中发现新的可以与大品牌抗衡的机会。
举个例子,华莱士所销售的产品几乎与肯德基、麦当劳别无二致,甚至宣传的套路都相差无几,但华莱士自有他的特点——价格优势以及全鸡套餐,让其在四五线城市活得还比较滋润,这就是成功使用了锚定效应,快速让消费者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找出大品牌没有顾及到的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抓住细分市场
即便是那些已被经营百年的超级红海也会存在一些细分领域,小品牌抓住其中一块细分市场就可能有新的机会。比如你的竞争对手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女性,那么你就可以考虑将门槛降低,将女性细分为小孩、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满足并服务好其中的某一个年龄段的人群即可。
再比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这两个世代冤家,相恨相杀多年,可口可乐早在二战时期就已成为可乐霸主,也让可乐成为男女老少都喜欢喝的饮料。在面对可乐的庞大群体时,百事可乐将自己的群体细分为喜欢新鲜、刺激的年轻人,这使得可口可乐轻易不敢跟进,否则会违背之前一向宣传的大众都喜欢的印象。

超出期望值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自家的产品必须也多下功夫,尽管小品牌面临资金、研发、综合成本的压力,但这并不影响给消费者期望值超出的机会。在正常提供产品服务过程中,除了基本产品服务之外应当给予消费者一些意料之外或超出消费者期望值东西,
在这方面典型的案例就是三只松鼠,除了坚果之外,卡套、果壳袋、封口夹、湿纸巾等,这对于消费者就是惊喜。线下企业的会员生日惊喜、电话回访、新品抢先尝、CRM客户福利专享活动等也都是让消费者期望值超出的方式,无论产品与服务都应持续性给予超出消费者预期与意料之外的惊喜,消费者最终会被吸引而成为忠实粉丝。
重建消费者心理认知
任何一个大品牌的发展都不是几个策略,简单的营销就能做大、做强的,小品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重建消费者的心理认知。着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但互联网的出现让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下降不少。比如辣条界的“苹果”——卫龙,通过自身生产环境的严格要求,模仿苹果手机的设计风格或与暴走漫画结合推出的新颖辣条包装,最终成功地将辣条这一曾经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垃圾食品转变成时尚新颖的休闲零食。

重建消费者心理认知一定是需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能让消费者跳出旧时所积累的偏见或陈见,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能力,让消费者信服,觉得有趣并乐于尝试更愿意分享,这是重建消费者心理认知的可行方式之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古语,有时处于营销困境的小企业也会绝处逢生,因为危机存在的同时也必然存在商机,小品牌只要多思考,从逆境中找出突破壁垒的途径,同样能够实现屌丝逆袭,把握好了,利用好了,不但能够立足于自身生存发展,或许能够实现营销层面的成功突围,一跃成为行业翘楚。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营销思维与案例,欢迎关注【和信聚赢商业机构】(hxsxy2013)公众号,加入【518学院】跟大咖一起学习最新、最实战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思维!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