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之路
——《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体会二
(2021年2月21日分享第518篇)
滑县小规模学校联盟小田小学杜冠鹏
阅读了《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之《名师成长跨三关》(卢明)的文章,我回忆我的教师成长之路,和卢老师有点共鸣,只是没有卢老师那么优秀。卢老师说:名师不是写在纸上的称号,而是一个目标,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直在成为名师的路上。自从2018年我侥幸获得马云乡村校长奖以后,亲朋好友的祝福,同事的夸奖,以及马云基金会颁发的所谓“乡村新教育家”奖牌,面对这些我没有迷失自我,没有过分的开心,唯一感觉到的就是极大的压力。同事、朋友嘴中的“名师”“名校长”,我感觉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硬要说有关系的话那就是名师、名校长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不敢有半点懈怠,一直不断的努力学习、写作,丰富自己,成长自己。我一直这样提醒自己:别人的评价是对你的认可,不是结果,只是在不断的强化我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是激发我努力工作的动力,我一直在路上,永远没有终点。
第一、敢于质疑,善于思考。首先对于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要有所了解;其次会独立思考,看问题善用独特的视角,关于质疑和追问;最后是真的对教育教学感兴趣。只有真正的对教育教学感兴趣了,才会用心去思考,梳理别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成功的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所以要善于学习、深入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经验。
第二、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名优秀成熟的老师,对教育教学一定要有自己的独到认识和见解,否则,就会在当前多元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己,走向名利化、功利化的倾向。记得有一次和新入职教师闲聊,她们说:从今天我们就开始了可看见20后的我们的工作了。也许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有一部分教师确实是这种状态。这就说明有些教师就是做着日复一日的、不断重复的工作,这就否定了教师工作的创新性、创造性,否定了教师们的自我成长、自我突破。”教育是启迪智慧,教育是润泽生命,教育是灵魂唤醒灵魂,教育更是生命培育生命的。教师不要把信息当作知识,不要把收藏当做学习,不要把阅读当做思考,不要把储存当作掌握。要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要通过思考,不断提升自己。
第三、敢于历练自己,挑战自己。23年教龄的我,自我感觉对课堂的把控还是游刃有余的,可是越学习越来感觉到自己不会教了。我尽力了“知道教什么”、“知道怎么教”、“知道学生需要什么”这三个阶段,现在我对自己的课越来越不满意了。难道说是我的课越来越差了吗?当然不是!只能是我的境界提高了,我敢于否定自己了,这也是我刚刚看完《教学勇气》才明白的。鹅卵石非常完美,绝对不是用锤敲打出来的结果,而是流水不断的冲刷出来的;名师也不能一蹴而就,是靠多年的磨炼与积淀成长起来的。
第四、敢于提炼自己的教学风格,勤于写好自己的故事。教学匠和名师是不一样的,“匠”只知道埋头做,只重视技巧和方法;而“师”善于总结与表达,有自己的风格和见解。我的教学风格就是游戏化、生活化,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
要想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不仅要重视输入 ,而且更要重视输出,要敢于写出自己的教育故事 ,敢于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告诉别人,什么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做能够成功,否则就好失败。所以要想成长,就要写出自己的教育故事。总之,在23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且思且行,日趋成熟,在追求名师、名校长的过程中不断的获得了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