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日更天数一天一天稳步增长的时候,很庆幸坚持了我一直以来的坚持,决定日更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够坚持到两百天,但这种能够每天坚持写下去的日子与我而言是一种满足的生活状态。闲暇之时可以读书,可以写下自己想要写的故事,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回望这两百天以来我写下的文字,似乎都是悲伤的情绪,我的整个生活的基调似乎都是焦虑和不安的,努力想要改变的现状,却一直持续着将就下去。
快乐是什么呢,我好像已经忘记了快乐是一种什么感受,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之下是平凡的日子,很多时候不是生活太过于机械,而是活着的人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环境不会瞬息万变,变得从来都是人心,如果你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想要得是什么,那么就会有明确的方向去努力。
固定的工作和生活其实是一种幸福,那意味着生活平稳,每天走进工作的办公室,面对的是一成不变的电脑和文件,可每一天都是新的面貌呀,过去的那个自己已经留在了过去,每一天睁开眼睛看到的太阳已经不是昨天的那个了,而每天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也都是全新的了,过去旧的那个人,永久地留在了昨天。
客户和领导的要求永远不能满足,于是内心总是有些焦虑,总想要让自己做的更好一些,让所有人都能够满意,可是工作中这种心态最是致命,似乎每个人都有无数个面具在世间行走,而我总是无法分辨什么才是真实。
客户发来一条消息,要求尽快交齐客户要的货,可是原材料的供应商还没有送货过来,客户却不停催促要交期,内心充满惶恐,不知道怎样处理才会让客户满意,催促供应商那边却毫无消息,其实客户催促的根本原因未必是马上就要货,而只是要一个确切的交期,每个人在工作里都要学会戴上面具去面对不同的人,我知道这样的过程是需要锻炼的,而我还在蹒跚学步的阶段。
总是在依赖他人来处理问题,遇到问题的第一个想法是问上级这个要怎么处理,其实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可以无限次地帮助你的,藏拙可以,但不能表现太明显,我们都要学会客观地去处理问题,而不是逃避。
我发现惶恐和逃避的心理背后是害怕承担责任的下意识躲避,因为找他人来做决定就可以不用自己去承担后果,在人生的路上,一路走来,一次又一次地后悔,不过都是因为自身的惶恐,自己的人生,却不敢自己做决定,无非是小时候的自己,没有被教会完整的独立,一切的坚强都不过是表象的伪装,其实人生走的每一条路都是在他人的影响下做的决定。
自己想要做的事,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去询问他人的意见才敢下决心,因为那样,自己可以告诉世人,那不是我一个人特立独行做的决定,那是经过世间的认定的,于是就可以不被指责,就可以被宽容。
想起自己第一次决定去看演唱会的时候,明明自己在抢到票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决定了要去奔赴这一次的决定,可依然在决定完的那个瞬间动摇了,于是想要要去告诉身边所有亲近的人,告诉他们自己内心的纠结,告诉他们自己不知道要怎么选择,其实那时候内心早就有了选择,不管他人说什么理由反对,自己都会有充足的借口去告诉他人,自己非去不可的理由。
这个时候,内心是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的,为什么内心已经决定的事情,却不坚定地告诉所有人,我已经决定好要做了,规划也定好了,反而是告诉别人,我想要这样做,但是我担心很多的问题,当别人给出了和自身内心相反的决定时,却反驳别人,我已经为这些问题做好了解决的规划,只是想要让他人认可自己的想法。
最终结果和一开始的决定本就是相同的,可面对世界的时候,却不敢说出口,无非是不敢坚定地告诉全世界,我要做自己,我要去走自己想走的路。怕被世人议论,害怕被说自己特立独行,那些说着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不在意他人的言论的话,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说法。
想做的事情自己做决定就好了,昭告全世界又能怎样样呢,那时候你会发现,世界匆匆忙忙,根本没有人有时间去关注我们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告诉他人自己想要做的事,无非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从而让自己在犯错的时候可以把责任让别人承担一部分,比如说,当初你也是同意我这样做的啊,不能因为结果错了就怪罪我一个人啊。
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就好了啊,别人也许并不想分享你的人生呢,你不断地打扰本身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我探究内心才发现,这一路走来的每一个选择的分岔路口,都是希望别人来做选择,而自己却没有真正地问过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于是一边走一边后悔,总觉得这一生,连自己是谁都还没有分辩清楚,因为交给他人做主的人生,永远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念之差有时候往往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我知道,生命的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努力地活在当下,过去的永远回不来,只有当下的自己才能决定未来的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发觉自己内心的错误,在未来的岁月里去察觉自己的内心,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当一个人开始察觉到自我的时候,改变的机会就已经悄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