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教育最危险的地方,是它建立在心理学的这一根本错误之上,即认为背诵教材就可以提高智力,于是大家都拼命多背诵,从小学到博士或到考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年轻人只会背书,而在判断力和创造力方面,却没有丝毫的训练。
对学生来说,学习就是背诵和服从。学课文背语法和课文提要,不断重复,认真模仿。这是一种很搞笑的教育,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相信一个永远不会错的老师,这种教育,只能削弱自己的信心,让自己变得无能。
这两段话都摘自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庞勒的《乌合之众》,这是一本研究群体心理学的著作,书中所提到的反面教育方式,恰恰是我们中国式的填鸭式教育,由此可见中国式教育已经“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外国人都拿它来当反面教材,虽然书中指的是上世纪中国的教育方式,但是现如今又好到哪里去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5170/3afa580dde9e44ef.jpg)
这种填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三个:
1.老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而不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世界
2.背诵成为主要任务
3.学习就像纸上谈兵,实际操作性太差
回顾小学中学大学十几年的教育,我突然发现我们国家的教育与庞勒所描述的丝毫不差:学生只知道背诵,看似获得了知识,不知道去实践中巩固学习知识,以至于考完试就忘。人被培养完成了,也完蛋了。随着年华逝去,青春不在,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逐渐衰退,知识不断从大脑中溜走,受过教育的我们又变成了“原始人”。那这种教育意义何在呢?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到大学甚至是研究生,我们背诵语文课文,学习各种数学公式定理,认识各种化学元素和反应,知道生物里的遗传规律,明白英语的各种时态,还知道物理的声光电力热,就算不能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起码也学富五车了吧,那么问题来了,高考完的你还剩下什么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5170/6f3d38531a29231a.jpg)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亲身经历过,体验过,才能真真正正的掌握知识。填鸭教育带给我们的,只能是一次一次锻炼我们的短期记忆神经元,通过临时抱佛脚让我们考试通过,考完就忘,仿佛从没学过。这样的知识有什么用呢?
判断力和创造力才是我们应该培养的,也是我们缺乏的,一味地背书,难道可以使我们的智力提高吗?并不能。《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同样也讽刺了这种教育方式。皇家工程学院的高材生,每天都循规蹈矩,去课堂上“认真”听课,当教授问机械是什么的时候,主人公兰彻并没有按照书本上给的长篇大论来定义,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定义为“一切可以省力的东西”,教授却要给他0分并且将他赶出教室!这是多么可悲的教育。
我很是赞同英国的教育方式。教育不用书本,而是用事情本身。工程师在车间培养,律师在律师事务所培养,通过所见所闻,耳濡目染,获得的知识比书本上有用的多,印象深刻的多,也生动的多。
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并没有做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因为学校里书本上的专业知识他们不感兴趣,或者学完出学校后发现实际工作中自己的专业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如果说能让他们在自己该有的环境中提升,这种现象会很少出现,在实际生活中快速试错选择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然后不断实践提高。谁又愿意用自己人生最鼎盛的黄金时期去学习一些枯燥乏味又无用的书本呢?
大环境我们没办法改变,我们能掌控的,永远是我们自己的人生。人生只有一次,你这一生要怎么活,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或许前半段人生已经掉入这个教育大坑,学习真正的知识却是什么时候都不晚的。很多人上完学就工作,学的所谓知识全忘了,并且不再补充新的知识,然后就和大多数人一样,走上了结婚生子的人生轨迹,然后就这样按照既定的轨迹失去了璀璨的机会,千万别让填鸭式教育毁了你原本该闪耀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