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若您能有缘见闻此文,证明您已具无量慧根!

若您能有缘见闻此文,证明您已具无量慧根!

作者: 单福福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18:32 被阅读0次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生、做义工等等。但是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呢?也许有的人不断地修福,经常去印经或做其它的善事,帮助众生听闻圣贤教诲,可是,境遇仍不是那么顺利,有病者病不见轻,贫穷者依然贫穷,所求者皆不遂愿;于是便会埋怨上苍不平,为何自己这么利益他人,却还不如那些没行善事的人,便会对佛菩萨不满,认为没有照顾自己 可是,自己积的福已在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中被折损了,自己还不知道的实在是大有人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是否注意过自己的心,我们所说的话,我们所做的事?真正去观察到!

在看到某些人行为不端,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自已是不是在想:看吧,这就是报应,行恶的人终究是会有恶报的。此时,会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兴灾乐祸之中了呢

 此心,到底是刻薄还是仁厚,我们知不知道呢?

可是,应该清楚,在一瞬间看到别人受灾而心中大快的时候,那种兴灾乐祸的念头,已经在折损自己的福报了。不管是什么事,起心动念都会起作用,都会折损自己的福报,不是做了才算的。这样细细算来,自己的福报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多少,实在是可惜啊。就像一个破了的桶,你不停地向里面倒水,水却一直在流掉。

 其实,惜福比造福更可贵。

在惜福的时候,你懂得去感恩付出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勤俭。可是,在造福的时候,一味地希望能多—点,再多一点,这颗贪求的心,也许已经使白己更加地堕落。

所以,时时守护自己的善心,守护自己的清静心,守护自己的一颗爱心,先做自己的护法,保持自己不造恶,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进而,再去安护身边人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舒服与自在。遇到与自己性格、想法和愿力不一样的。不强求苟同,但也不会标新立异,只是相互的尊重与关怀。这样,您会越来越感受到,修福得福,真的幸福。

什么叫阴德?

行善为人所知是阳善,为善不为人知就是阴德。阴德就是无所求的成就好事;阴德就是面对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视,心不罣碍;阴德就如《赵氏孤儿》里舍身救赵武的公孙杵臼,以及牺牲亲生儿子的程婴,他们扶忠除奸不求回馈的阴德,令人称扬。

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分粥赈饥是积阴德;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灯施茶、捐棺义葬、急难救助是积阴德;功成不居、不称己善、不扬人过更是阴德;见人危急,勇于搭救;甚至随手捡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阴德;乃至于给人喜悦的面容,令郁闷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心、用心,让领导者安心、同事们欢心,都是积阴德。

 积阴德是「给人」,但不为人所知,是「为人」但不为人所明,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无相功德。如寺院里,以「无名氏」作功德者,他们都希望成为无相的阴德;佛在世时比丘的忍苦护鹅;隋朝智舜的割耳救雉;孙叔敖埋蛇去害;梁武帝颁令禁屠之诏;阿育王立碑明令保护动物;美国林肯总统解放黑奴;晋朝僧群的护鸭绝饮等,都是与乐拔苦的阴德。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个人命运的好坏,与您平常自心的善恶与积德结缘有关。修善积德,就是为自己创造善因善缘、获福灭罪的机会;祸稔恶盈,就是为自己造作恶因恶缘、轮回受苦的因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您能有缘见闻此文,证明您已具无量慧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ja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