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党”这个词,在我曾经肤浅的认知里就是那种“饭来伸手,衣来张口”非常依赖父母的未成年人。
后来,我就去百度百科上了解下具体释义。
“伸手党”,生活中常指毫不自立、不劳而获、理直气壮地使唤别人,自己坐享其成的人群。
比如有些人有的事自己能干却不干,为了自己省力省时就直接向他人寻求帮。任何资源(图片、音乐、链接等)都只想经过他人直接获得而不自己搜索。甚至还有理直气壮的向别人索要他人成果的人。
我记得曾经在学校里,老师常常教我们“不懂就要问,不要不懂装懂”,我不知道很多人是否跟我一样,只听去了前半句,然后只要自己觉得有不明白的问题就跑去问老师、问同学,即使那些答案在课本中就能找到。
“伸手党”,你别再到处求人了!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比如我们新买的洗衣机不会用,箱内明明附有说明书,却以“懒得看”为由而跑去问别人怎么操作,甚至非要把人请到跟前示范才肯罢休。
又或一个新的app下载后不会注册,我们就去请教“高人”,人家把操作步骤都给详细给你讲解了,你却还要硬拉着人家亲自给你注册完才肯放手。
我们这么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惰性,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人人都希望让自己过的轻松自在些。
于是,人们开始试着把原本属于自己要做的事情交给别人,微笑着对那人说“麻烦你了”。而大多数人都有“乐于助人”的习惯,因为这样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答应的也挺爽快。
前者因为无需动脑,也不用动手,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尝到甜头后,就开始甘之若饴,久而久之成了习惯。而后者虽然可能被“麻烦”多了有些不耐烦,但由于抹不开面子而不好意思拒绝,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状态。
可是这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先说说那些经常被麻烦的人。我们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展现自己的价值,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能被人麻烦就说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于是,刚开始面对别人的求助,我们为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就很愉快地答应了。
长时间后,我们开始有些不耐烦了。可是,由于自己不好意思开口拒绝,只能被动承受。
可这样就会被那些“麻烦者”钻了空子,经常来“剥削”你。我们时间精力有限,可能为了解决这些“麻烦”,就常需占用自己的休息或工作时间,从而导致自身做事效率下降。
所以,为了集中一切自身资源让自己快速成长,面对“伸手党”,我们必须坚定地说“NO”。
“伸手党”,你别再到处求人了!再来说说“麻烦者”。由于经常麻烦别人,他们获的答案直接是从别人口中得知,因而很少去思考别人的答案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逻辑,是否适合自己等这样的问题。
俗话说,“大脑三天不用,就会生锈”,所以,那些经常麻烦别人缺乏自我思考的人,大脑功能就会渐渐退化,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思考能力,也就是我们的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一切其他能力的基础。一个人能够拥有的、想要拥有的最终都决定于自己的分析能力在怎样的水平档次上。
这就如潜水,有的人只能在脸盆里扎猛子,于是他的深度不过是洗个脸。有的人能够在湖里下潜个几米,于是能够发现认识水下几米的情况。还有的人,是驾驶深水潜航器潜水,看到的就是海底世界了。
不同的分析能力,拥有不同的世界。
又比如一个概念,只有通过不断分析,层层抽丝剥茧,才能拨云见日,透过表面直指本质。当一个人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之后,他的个人价值怎么可能体现不了。
而分析能力的打磨是一个长久的功课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有巨大的改变,任何能力的提升都靠积累。
那如何开始呢?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不做伸手党。
“伸手党”,你别再到处求人了!一旦你开始不做伸手党,就会发现自己的分析能力瞬间提高了不少。
就拿我自个儿来说,因为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写东西,所以,我决定做个微信公众号。由于不想再做“伸手党”,所以我选择先去百度上搜索操作步骤,再研究琢磨,而不是直接去问别人。当注册完成后,我会有种小小成就感,内心也感到非常愉悦。
这种感觉一旦开始,就会上瘾。所以,我只要学习新的事物,能用搜索引擎解决的事儿就绝不开口向别人询问。因为那种不断升级打怪后的感觉实在太爽了。
这就相当于你丢掉了拐杖,虽然开始的时候步履蹒跚,但渐渐你就能够适应不拄拐的日子,并且能够越走越顺。
所以从今天开始,放弃做伸手党,别再到处求人了!开始磨练自己的分析能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