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参加一个关于校招面经的分享会之后,有位同学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轻应用的大环境下,应用市场该怎么应用?我当时觉得这个问题一句两句说不清,索性当做一个专题,写一下自己的看法。
2016年1月,微信教父张小龙宣布微信公众号将推出“应用号”,在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人说原生应用药丸,有人说应用市场的分发模式已经过时,有人说轻量级的开发和体验是未来App的发展趋势...
今天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这种轻量级的、借助于第三方平台软件的轻应用已经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2013年8月,百度就曾高调宣布开始推广百度“轻应用”,之后小米、UC、360也跟进了类似的产品,再往前追溯的话,Web App算是轻应用在技术层面上的“祖先”。为了方便后续的讨论,这里先介绍几个概念:
1、原生应用(Native App):基于智能手机本地操作系统(IOS、Android、WP)并且使用原生程序编写运行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也就是我们从应用市场下载的App。
2、轻量级应用:将第三方平台软件和web App结合的产物,追求无需下载、即搜即用的体验,通过用户在移动客户端的搜索行为,将服务页面和用户直接对接。
3、Web App:无需安装,它只需要通过XHTML、CSS和JavaScript就可以在任意移动浏览器中执行,相比于原生应用, 具有更强的便捷性;
讨论轻应用之前,首先需要介绍一下目前应用市场存在的问题。
随着移动应用的高速发展,原生应用在应用市场内逐渐分化为以下两种类型(游戏应用不再讨论范围之内):
1)头部应用:具有庞大的用户量、装机量和高频次的启动机会,功能较为复杂,在整体原生应用中占有很小的比例,往往被较大体量的互联网公司所控制。
2)长尾应用:数量巨大,应用质量良莠不齐,以工具性应用为主,往往立足于某一细分领域,专注于解决特定的需求,在整体应用中占有巨大的比例。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首先用户的行为会更加倾向于使用头部应用,因为用户每天能够使用的应用数量有限,随着头部应用不断向平台化发展,常用的几款应用已经能够满足日常需求,而对于那些“小而美”的应用,很难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其次,从应用分发平台的角度出发,将吸量应用、广告主应用前置本身也是符合平台整体利益,如此一来,新应用的推广成为一个难点,越来越多的小企业挣扎在缺乏流量和用户的困境中。
长尾应用在应用市场这个分发渠道里占不到便宜,所以很不开心。
他们需要寻求破局点。
轻量级应用最初被提出来时,一个主要的突破口就是吸引长尾应用加入:“研发成本低”、“触达用户快”、“推广费用少”。
那这种模式效果如何呢?
无论是微信“应用号”还是“百度轻应用”、“直达号”,本质上是开拓了应用市场之外的另一个分发渠道。在我阅读很多分析文章的时候,发现很多人愿意相信轻量级应用的出现能够打破头部应用的垄断地位,新渠道能够使得更多“小而美”的应用得到展现的机会,我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
因为造成头部应用垄断不是应用分发市场的问题,而是商业发展逐渐趋向马太效应的必然趋势。
即使有新应用能够抓住机会,也是商业规律下的自然结果。
打个比方就是应用市场像是一个集市,来的早的、有钱的、商品质量好的商家往往会占据集市的有利位置,这些位置往往人流量大,而且曝光充足。来的晚的、没钱的、商品质量缺少信任背书的只能占一些犄角旮旯的位置,这些小商家自然很难得到大量用户的青睐。这个时候,有人大手一挥,表示既然这个集市已经没有更多机会了,那我们为什么不再建设一个集市,于是一个新的集市开张了,对于之前受压迫的小商贩而言,好像确实是一个新的机会。但是不要忘了,那些有钱的、质量好的商家会再次占领优势位置,然后这个集市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再次饱和,整个故事会继续循环下去。
可以看到,轻量级应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上一个集市”的红利窗口期已经过去。新的市场意味着新的机会、并不意味着“小而美”的应用一定可以在新市场取胜,也就是说,轻应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头部应用的依赖。
那么这个“新集市”的优势在哪里呢?
优势在于轻量级应用开辟了一种的新的游戏规则,这种规则叫做“低频服务直达”。为了对比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这里需要先介绍一下应用分发市场目前的用户体验流程:
进入应用市场——选择\浏览应用列表——下载并安装应用——体验服务。
这个流程中存在两个潜在事实:
1)曝光量对应用分发影响很大。对于下载应用这种低成本事件,用户决定是否下载很大程度和曝光量正相关,也就是看到的越多越可能下载。举一个栗子:我要下载一款修图软件,打开“应用宝”,发现首页banner在轮播美图秀秀的应用简介;在搜索“修图”关键词时,排名第一的也是美图秀秀。那么这个时候,我内心的想法是:这款应用很满足我的需要,不妨下载用一下试试看,反正也不费劲。
2)用户的需求被强制分类。在应用市场中,用户很难真对某一个特别具体服务进行检索,必须回归到服务的上层分类。举个栗子:我想要吃鳗鱼饭,我通常情况下不会直接搜索“鳗鱼饭”,而是在订餐和外卖类的软件中挑选。
所以,用户在应用市场中得到的不是某一个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而是一套相关需求的打包集合。因此曝光率大、服务更好、更具有公信力的头部应用往往成为网民的首选。
也正是这两个特点导致很多长尾应用没法施展拳脚,因为首先他们很难获得大量的曝光,其次他们产品往往解决的是一个很“小”的领域,一方面难以被发现,另一方面即使下载完成,也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被唤起,时间一长,综合考虑该应用的价值不大,也会被删除。
因此在应用市场的游戏规则里,能够获得高曝光且被用户高频使用的应用能够得到更多的下载和留存机会。
轻量级应用的出现,开辟了一套新玩法。他们的用户体验流程是这样的:
进入平台——搜索服务——体验服务
对比应用市场的分发模式,不难对比出他的特点:
1)受用户主动需求意向驱动。在这种模式下,曝光对分发的影响受到了很大的削弱,整体的分发量更加取决于用户的实际需求,如果搜索结果和用户需求匹配,那么体验应用是顺理成章的。
2)搜索对象直击需求本身。用户不再需要搜索“一类服务”来满足“某一个需求”,而是可以针对这个特异化需求展开搜索,也就是上文说的“低频服务直达”。
那么接下来,是不是轻量级应用这种模式会取代传统的应用市场呢?
答案是否定的,回到用户的使用场景上来看:
在轻应用的场景下,用户的特点是快速访问,满足需求,然后离开。可以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形容,这种场景优势是能够直达服务,劣势在于很难产生留存,并进一步实现商业化。说的通俗一点,我的做再好也是给你微信或者百度引流,提升的是用户在平台产品的忠诚度。对于用户而言,这些个性化服务更像是工具,需要了过来拿,用完了就扔下。而对于企业,并不喜欢这种方式,很难将表面上的活跃和点击进一步转化为对产品的黏度。
而带有O2O属性的互联网服务就比较适合这种模式,在这一点上,百度的“轻应用”逐渐被新产品“直达号”所替代,我认为也是这个逻辑。
对于应用市场而言,劣势在于用户下载并体验服务的流程比较长,但是一旦进入到原生应用内,用户享受了服务会对应用产品本身产生依赖,并挖掘更多的内容,这样一来就产生了留存和用户黏度,为接下来的商业化提供了基础。
因此,总的来看,应用商店和轻应用是从两个不同的体验模式上去拆分应用分发市场这块大蛋糕。应用市场中的难点在于促进网民下载、激活应用;而轻应用的难点在于促进用户留存、产生忠诚度。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自家应用的属于低频还是高频,是重服务还是重留存,不同的特点决定了更适合哪种渠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