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
【第九周.反思】没有不好悟的课,只有打不开的思维——《邓稼先》教学之艰难“部编本”从国家层面赋予了语文教育的高远立意,明确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并提出“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措施贯彻落实。自1912年1月19日,教育总长蔡元培挥毫写下“读经科一律废止”时,我们的语文学科出现了教育的滑坡,此后,开始了一个世纪的艰难行走。
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一时间,我们一线教师不知所措。如何把握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恰当结合,落实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如何设置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和文本进行深度的碰撞;如何“润物无声”的借助文本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系列的问题,不时横冲直撞地冒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处理好这些问题真的很难。
“部编本”建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和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明确了语文教学的阅读指向,序列的安排有梯度的教学活动,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结合,成为打开语文教学的一把钥匙。教学时,反复朗读教材,走进文本深处,结合预习提示、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懂编者意图,发掘教材的核心价值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成为突破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七年级第一单元是人物主题,这些人物涉及不同学术领域,兼顾古今,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这些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对学生是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净化。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写出人物的精神》,人物的精神表现既可以借助外在特点,也可以通过内在品质来展现,而内在的品质是隐性的,它要通过一些细节来落实到位。回顾七上第三单元的《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描写人物的时候,不仅要关注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外显特征塑造人物的方法,更要引领学生关注人物的细节洞察人物的气质和品格。因此,让人物的细节描写落实到每堂课去,成为我教学这一单元的原初想法。
《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是大科学家写大科学家,他们是同乡同窗,又有50年的情谊,字里行间蕴育着浓厚而复杂的情感,有怀念,敬佩,理解,信任……作者并没有大谈特谈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而是将笔墨聚焦在一些细节镜头上,着眼于邓稼先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品格、价值观。
教学中我试图如何让学生聚焦细节,深入把握人物内心世界与崇高品质,设计了这样三个教学板块:(一)整体感知,重新拟用标题;(二)聚焦细节,体会人物形象;(三)重点研读,让思维碰撞。
说的艰难。教学第一部分,推进非常艰难。单看文章六个标题,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没有反复在教材中走几个来回的话,很难第一时间捕捉到文章的主要内容,除了第三部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我们可以迅速说出内容以外,其他五部分都比较困难。有的对比两段历史,有的引用别人的话,有的是作者情感的纠结,从叙事突出的主体来看,不能清晰的凸显稼先。我让学生围绕稼先这个主人公,给六个部分重新拟题,可以借用书上词句,用两个四字短语。学生课前做的预习不到位,读课文走马观花,根本没有深入到文字内容中去。就为这样一个别人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们用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学生才对文章六部分的内容有了大致的深入了解。读懂之后,学生拟得标题比原来清晰了好多,《对比历史 凸显稼先》《“两弹”元勋 当之无愧》《人物对比 凸显稼先》《澄清谣言 情感激荡》《环境恶劣 身先士卒》《忠诚纯正 永恒骄傲》,这一过程,我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活动。
这节课的艰难,让我想清楚一件事。学校这学期明确提出各教研组推出适合我们学校学情的教学模式,立足点是恰当的。名家的课再好,“水土不服”的话,也终将收获寥寥。学生浮躁坐不住,课前预习效果为零。因此,课堂前十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落实学生的读书活动,然后自主汇报,可以是基础字词的积累,文章内容的概括,结构层次的梳理,人物形象的印象,写作方法的鉴赏……努力避免学生读“表面文章”,只要学生说得出,课堂自主预习、汇报学习情况就值得推广(我们学生)。
评的艰难。文章第五部分引用了父亲常唱的《五四的歌》,文章主要写的稼先,为什么特别强调它是作者小时从父亲那里学到的呢?课堂上有人问,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让学生读读这首歌写了什么,结合上下文,揣摩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几个学生发现了这里的“中国男儿”“奇丈夫”,他们说这是邓稼先,但是对于为什么提到作者的父亲这一问题学生始终不能理解。我让学生再朗读第一部分,回望中国的百年屈辱史,终于有同学发现“中国的崛起是两代人的共同努力”这样的思考。在文本中寻找答案,是训练学生灵活思维的最好办法。
接下来,我结合六部分内容,设计用“邓稼先是——的中国男儿”练习说话。为了降低难度,我以第三部分“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两个议论抒情的句子为例,教给学生研读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进行句式说话。这两个句子是文章理解的难点和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广度,我提示学生看看这一部分,写邓稼先做了什么,这两句话的评价分别是针对哪些事情来说的,并结合句中的关键词语去理解。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依然懵懂。我知道这课进行不下去了,只好又一次回到第三部分,从两个不同背景下人物的对比,和邓稼先说服两派群众,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为国家特殊时期作出的贡献等方面,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辨、评价,理解重难点,进行句式说话。
其他的部分,也是在教师的生拉硬拽下,勉强完成教学任务。两节课,我们还没有进行到第五部分的教学,这让我焦躁。为什么推进这么困难,我在反思,其他老师在教学时,到底怎么推进的呢?王君老师说“没有无趣的课,只有无趣的人”,我是不是那个无趣的人呢?“没有悟不了的课,只有打不开的思维”,教师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到底该如何打通?语文内容的不确定性,让语文教学教的艰难,学生学的艰难。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发现一个亮点。一篇课文,第三节课才行至重点,这在以往是从来没有过的。教学第五部分的时候,为了避免在“一望而知”的内容上耽误教学时间,我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发现,说说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一篇古文,一组排比,一首歌曲,一句话,一组反问,学生的思维在字里行间跳跃,稼先形象更加丰富饱满。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发现文中有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这三个词语,我心里暗自欢喜,这正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
我赶紧追问他,你觉得作者是真的“不知道”吗?
学生立即脱口而出,“知道”。
“那为什么他一直说不知道呢?你怎么理解的?”
……
这个学生平时就是一个学习语文有天赋的孩子,他看问题的角度和别人不同,在他的解说下,大家恍然大悟。科学家写科学家,更多着意的是科学精神、态度、品格,这些“不知道”的文字背后,是知道,它倾注了作者对稼先更多的理解、怜惜、信任、敬佩……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用笔写写这些细节背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稼先?
一个学生写道:“大漠飞沙走石,邓稼先和几个工作人员低头看着图纸,风大,图纸根本控制不了,他们围在一起,用后背挡住寒风,每个人用双手攥住图纸的一角,看着邓稼先的笔在纸上游走……”
另一个学生写道:“傍晚的夕阳暗淡无力,在荒凉的大漠尽头摇摇欲坠,风在邓稼先身边疾驰而过,他立在一个小丘旁,神情凝重,黯然神伤。小丘旁边竖着一个牌子,看不清字样。稼先身后,几个同事脱帽站立,眼泪被风凝固在脸上,一道黑,一道黄。”
一个亮点的发现,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突然发现,不是学生的思维打不开,有时候,是我们教师关上了学生的心门。“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素养”是要依附在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落实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思维和文本进行有效的碰撞,这是我要努力解决的问题。真的“没有不好悟的课,只有打不开的思维”,愿在语文的路上,打开思维,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学情的绝佳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