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主麦家说:“对我们来说,难的是生,是活着,是像一个人一样的活着,有思想,有尊严,有情感,有追求,有意义,有忧喜。”
高分小说,击中人心
今天阅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煎饼坪》。

全球抑郁的人数不断攀升,年轻一代对物质的低欲望和被奉为潮流的“丧”,越来越多地陷入对生活的迷茫中。
究竟所谓的活得幸福,是来源于自尊的获得还是自卑的消除?我们又应该如何消除自己的彷徨?
有的人阶级和身份不明确,缺乏社会归属感,在自卑与自尊的夹缝中拼命的挣扎……
以上的困惑,或许在《煎饼坪》中能找到答案。
就是这样一群人,过着在别人看来一片狼藉但自己觉得轻松惬意的生活。
这本书描述了流浪汉们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单纯,质朴,即使生活窘迫,也不贪恋金钱物质,不被其所迷惑。
他们对朋友仗义,认为金钱物质带给自己的,不是享受,更多的是负担和被束缚。
主人流浪汉公丹尼意外继承了2栋旧房子,突然拥有房产的流浪汉面对身份的变化激动不已。
丹尼马上邀请身边的好友跟自己一起居住,当然他们以房东和租客的名义相处,只是没有人会真正地支付房租罢了。
《煎饼坪》中最引人注目的情节是朋友们惩罚偷钱的大乔和他们为海盗的金烛台弥撒付出的努力。
在小说的结尾,丹尼因为抑郁而疯狂,最终醉酒跳下悬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曾经聚集在丹尼房子中的“帕萨诺”们也四散而去,而丹尼的两栋房子也先后被烧毁。
故事的开头荒诞,结局凄凉,让人捧腹大笑却又很快笑不出来。
每个人都可以定义自己的幸福
当今社会中随处可见的低欲望人群
他们对物质没有占有欲,对未来没有打算和规划的年轻人,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友谊、爱情这些似乎都不是他们的羁绊。
他们从不为未来打算,更不会为即将到来的危机焦虑,
在他们看来,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应该被解释为取悦当下的自己。
丹尼和他的朋友们看似地痞无赖,却拥有着让人热泪盈眶的能力。人们过着幸福的简单生活,皮伦总是说“幸福胜过财富”“如果我们能够让丹尼开心,那将比给他钱更好”。
结合着恰倒好处的堕落,斯坦贝克赋予了他们一种团结的感觉。这也给了读者一种罕见的美感,尽管他们始终堕落和匮乏着。
丹尼和他的朋友代表着对幸福,友好生活的渴望和尝试,尽管这种尝试由于他们周围的特殊环境而以悲惨的结局告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