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一家提议组团去大金坪看花,同行的有大姐一家三口,四婶儿,加上我们祖孙三代,说不上浩浩荡荡,但绝对堪称热热闹闹。
大金坪隶属于隔壁乡镇,据说海拔1800多米,在山上过夜的话,早晚还要穿外套。我跟辛巴有些兴奋。辛巴长在江南,那里所谓的“山”,严格说起来大多只能算丘陵,专程驱车爬这么高的山还是头一遭。我虽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但过去交通不便,私家车是个稀罕物件,去趟外婆家,都得大清早动身,带上水和包子,走大半天山路。没个大事小情,为了看风景而翻山越岭那当真是“脑子坏了”。所以,此次大金坪之行,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货真价实的“旅游”。
车子爬到半山腰,车窗打开,自然风吹进来已经带着丝丝凉意了。山路虽然崎岖,感觉却十分舒畅,唯一担心的,是迎面千万不要也冒出一辆车。这些年,感谢党和政府,乡村公路越修越好,但相比城里宽阔笔直的大马路,这种路走起来还是有点悬的,不仅窄小,弯多,坡陡,靠山崖的那一面还基本不安装防护栏。每隔一段距离,在靠山体的那一面,往里会挖一块近似长方形的空地,面积可能六七平米,老司机会车让路就靠它了。说实话,没点胆识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没个几万公里的行车经验,开这种路真的要提心吊胆的。
好在我们都是勇敢的乐天派,相约出行,玩的就是心跳,太温吞反倒少了些惊喜。大家一路说说笑笑,出门在外,大人跟孩子其实没啥两样,看到羊群一样会大惊小怪,车子颠簸得太厉害也会忍不住咒骂几句,遇到几丛酸不拉几的树莓就急呼呼宣司机停车,非要走下来摘一把“小时候的味道”尝尝,累了就把头探出车窗看看山,看看云,看看雾,或目不斜视表情呆滞,以为是装深沉,其实是在养神。
二姐夫是老司机,对盘山公路比自家菜园子还熟悉,我姐虽号称“车技过硬”,到底山路开得少,又想尽量开平稳一点,因为我妈晕车。所以几辆车走走停停,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比计划晚了很多,山顶唯一一家“农家乐”已经停止营业了,一长排的帐篷都空落落的,几个孩子在里面爬进爬出玩了片刻,没找到多大乐趣就出来加入大部队行列了。
哦,对了,我们是来看花的。大金坪的花真的很美,都是沿路成片成片种植的,我认识的只有月季花、向日葵、龙船花、格桑花,剩下的那啥,紫色的,明黄的、浅绿的,玫红的,我们初次见面,彼此甚是陌生,不知道对方底细。我素来对花花草草属于什么品种,有啥功效,花期多长这些“硬核知识”兴趣不大,徜徉于花海间,只觉得满目皆是柔和、甜美与清新,耳边有孩子的欢呼声,风声和蝉鸣,山里的雾说来就来,能瞬间笼罩一切,但只要一阵稍微强劲点的风吹过,又能立刻消散得无影无踪,只在空气里留下湿漉漉的水汽,证明自己刚刚确实造访过此地。
最开始的新鲜劲儿过去后,小一点的孩子继续追逐打闹,大人们有的在拍照,有的在闲聊,有的随意四处走走,脸上的表情说不清是“唉,就这呀,费这么大劲巴巴儿地赶着来,也没什么意思嘛”,还是“嗯,挺好看挺好玩的,确实不虚此行啊”,我不记得自己当时在想啥了,大约还蛮开心蛮惊喜的,因为有照片为证,笑得龇牙咧嘴完全没有形象的那个就是我了。
傍晚了,山上确实凉快,再不撤离,衣衫单薄的怕是要冻感冒了,关键是下山的路还这么远,几个孩子已经开始嚷嚷肚子饿了。
万分感谢二姐夫的细心安排,早就提前安排好了餐馆,下到山脚,包厢里的大餐桌上已是热气腾腾,冷盘、热菜、火锅、时令鲜蔬、农家特色菜,还有饮料正候着我们,大家没有客气什么,撸起袖子加油干,吃得热闹又带劲儿,饭桌上当然也少不了谈天说地,敬酒祝福等,但说实话,我印象不深,只记得那盘“炸鱼尾”,外焦里嫩,麻辣、鲜美,好吃极了,我一个人就吃了5块,不夸张说,我嘴巴现在还记得那味道,而且肯定终身难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