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分三部分,分别为前言、正文、参考。
前言:
我们一生中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我们的大脑记忆力有限。根据认知学理论,我们一般人一次性记忆的对象是5±2。那么好像不对呀,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对象很明显超过了7。难道我们都是超人?答案当然不是,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个非常的强大的能力:分类能力。
我们根据时间顺序将学习过程分为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等。还根据学习对象不同分为了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正因为人类强大的分类能力,才没有导致我们的学习出现混乱。
那么,我们学习的那么多对象又有什么共同点呢?为此,我根据自身经历以及阅历,将学习对象分成三类:【理论】、【案例】、【套路】。
正文:
习惯研究所所长
面对学习,我的对象就三类,一是【理论】、二是【案例】、三是【套路】。
首先,是理论学习:
拿到任何一本(一篇)学习教材,先拟大纲,再找问题,最后找答案。其中,大纲就是理论的族谱,问题是族谱中理论成员可以解决的案例,套路就像这个族谱里面的专家。其次,是案例学习:
拿到任何一道题目,要思考这里面涉及哪些理论,以及理论的族谱。如果我连涉及什么理论都不知道,就说明我连题目都看不懂,看不懂题目还做题目那纯纯是浪费时间。所以看不懂应该求问,让自己把题目看懂。看懂题目后,如果回忆的理论体系不够清晰(学习时一定要回忆相应的理论!切记切记!),那么就需要对理论体系进行优化方便记忆。只有这样见一道题就回忆它的知识体系,我才能在掌握理论体系上,做到快、稳、准。最后,是套路学习:
这是专家思维,当题目做多了,就像历经风雨,会发现道理都是相通的。这种境界可以用独孤求败的经历来形容:「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贴上自己总结的考研数学套路!(PS需要Xmind源文件的可以联系我,线性代数的正在总结ing)
参考:
- 分类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确定自己的分类是否完美?http://wiki.mbalib.com/wiki/MECE%E5%88%86%E6%9E%90%E6%B3%9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