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步步进阶。
最开始就像海选,比的就是勤奋、执行力,时间精力投入比别人多,就能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以及更大概率的机会。
层层跨越,不同的位置要求不同的技能和素质,勤奋和执行力只不过是最基础的条件,再往上认知、眼界、自我迭代速度、见识、社会关系等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到一定程度,只要是一步步打熬上来的,经历得多,人脉、见识等自然不会低,那么格局和气魄就是组织和个人的最关键的竞争力。不管什么领域,到了顶级高手对决的时候,已经不再是技能、专业的较量了,极少数人杀到最后,我们看最先被淘汰的,往往就是那些格局不行的人,或者说是心理素质不强、缺乏云淡风轻气质的人。
此前讲“宏大气象”的时候,我们定义“格局”就是始终以大视野和长远利益为衡量尺度的精打细算。
今天讲几个故事。
曹公与袁绍官渡对决,那是生死之战。在马上弹尽粮绝、濒临崩溃的时候,敌方谋士许攸深夜来访说要归降,并指出袁绍屯粮在乌巢。
这是我们都熟悉的桥段,那易地而处,你与对手要死要活,肩负三军性命正在夜不能寐,敌方重要谋士深夜前来归降,还带来了左右战局的情报,那么你会作何选择?
兵不厌诈,会不会是诈降?乌巢屯粮会不会是陷阱?兵力本来就吃紧,还要去偷袭乌巢,万一兵败,身家性命都要赔进去的,这个时候,战机稍纵即逝,你要作何选择?
我们读史,云淡风轻、指点江山,可真要身临其境,谁能做到如曹公一般当机立断、亲率精骑突袭乌巢?把身家性命饱和性的押在了那迷雾重重的机会上。
这是格局。
当年朱元璋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低调发展积累势力。他主要面临两个竞争对手,西面是陈友谅,势力很大,朱元璋跟他相比处于弱势;东面是在江浙一带起家的张士诚,在民间很有声望,盐商出身,趁着动乱占据中国最富庶的地方,实力也很强。
这个时候,我们再易地而处,两个敌人摆在你面前,你会先打哪一个?
张士诚势力比陈友谅要小,先消灭弱的,朱元璋的势力就会更加壮大,再来对抗强大的陈友谅,怎么看都是稳妥上佳之策。
当时朱元璋的谋士们也是这么建言的。只有朱元璋自己乾纲独断,应该先打陈友谅,因为陈友谅雄才大略,是争天禄的人,而张士诚却是小富即安、凭借富庶之地崛起的人,一方诸侯可能足够,争天下却不是那块料,朱元璋评价 “此人器小”,这个“器”就是格局。
如果打陈友谅,张士诚一定会隔岸观火;如果打张士诚,陈友谅一定会两边夹击,那真是一点胜算都没有。我们都知道最后的结果,鄱阳湖大战,朱元璋惨胜,但后来消灭张士诚就没什么阻力了。
所有人都主张先打容易的,但朱元璋能看的更远、更深,这是格局。
阳明先生得知宁王叛乱的消息,深知如果宁王沿长江东下,迅雷不及掩耳,南京肯定保不住,想想当初燕王久攻济南不下,最后直插南京夺位成功,作为留都的南京丢了,会造成社稷动荡、江山不稳,叛军在政治上就会占有一定的主动,平叛就会伤及国本。
阳明先生攻心为上,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宁王,声称朝廷派了边兵和京兵共八万人,会同自己在南赣的部队以及湖广、两广的部队,号称十六万,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又写蜡书让宁王的谋士李士实、刘养正劝他发兵攻打南京,却故意泄露出去,李、刘二人果然劝他进兵南京,宁王果然犹疑不定,等了十多天,错过最佳的战略时机。探知朝廷根本没有派那么多的兵来,才沿江东下,攻下九江、南康两城,逼近安庆。而阳明先生已经率领仓促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
当时有人建议先生往救安庆,先生分析:”如果救安庆,会与叛军陷于僵持,而南康和九江的敌人就会乘虚攻我后背,我们腹背受敌;而我们直捣南昌,南昌守备空虚,我们的军队锐气正足,必可一举而下;宁王必定回救,到时我们迎头痛击,肯定会取胜“。
这就是先生的心学厉害处,熟知敌方的成长背景和环境,明朝祖制藩王不能离开封地,宁王的根在南昌,是他无论如何无法割舍的安全感,先生洞察人性如若掌纹,后来的事实果如先生所料,就此成就不世之功。
通读党史,教员几起几落,靠的就是“看得远、谋得深”。最终令所有人心服口服。
谋事,不是兵力、实力的竞争,而是格局的对决。
做人要有大格局的气象,仗义、爱惜信誉、勇于担当、说一不二,有领导力就是有大格局,让人信服。
我们说战略的本质是取舍。
每一个人最终呈现出来的东西,可以说都是他心量和格局的外现。
小格局的人,不可能也没有足够心量做大格局的事情。
一个人的气质作风,其实还没开始做事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作品是什么样,不过是已有的气度通过这件作品展示出来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