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新闻理论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至今:年轻人,你们要多读点小说,可以让你们快速地多了解社会。
这些年过去,老师讲的新闻价值几要素我已记不全,但这句话却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深以为然。
大概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上了官场小说,也确实读了一些。比如张平的《抉择》《国家干部》,周梅森的《国家公诉》《我主沉浮》等,陆天明的《高纬度战栗》,当然还有王跃文的几乎所有作品——《国画》《苍黄》等等(还有位作家叫肖仁福,也写过几部可读的官场小说)。
似乎是有些主流。这些作家很多获过文学奖,他们作品的主人公,多是省级领导,至少也是个市委书记级的(也有例外,王跃文的一些作品,有描写到县乡一级领导)。他们的作品,很多都改编成了影视剧。电影《生死抉择》中王庆祥饰演的市长李高成最后的那句,“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抉择”,至今难忘。而我在《收获》上读到《国家公诉》的上半部时就断言,这部小说一定会改编成电视剧。结果,果然。
曾经有一段时间,官场小说风靡一时,但质量确实参差不齐。比如,出了一二三的《驻京办主任》我就没一本都没读完,那些道听途说、生编硬造、自我意淫的桥段,我觉得太不现实,看着都想笑。还有那个出了很多续集的《侯卫东官场笔记》,我压根就一个字都没看过。我老觉得,即便是孙悟空,也只能撑得起一部西游记。侯卫东何德何能,竟然出到那么多本?或许是我太武断,出续集未必就不好,比如被封禁了的《二号首长》,当初就看得我触目惊心、彻夜难眠(好惭愧,人生仅有的几次点灯熬油、手不释卷,也都是拜官场小说所赐),甚至拿笔做过不少标注(另外一部有过标注的小说是《国画》)。
仔细想来,但凡觉得好看的作品,大多是因为作者对人性的剖析比较深刻,让人觉得真实可信。比如,清官在遇到贪官上司时,也有激烈的思想斗争,而不只会大义凛然。这其实也印证了老师的那句话:现实残酷、人心险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懂些套路,多开些眼界,有利于更好地生存。
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小说中的人物特点、故事情节,很多时候与现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好作品,是源于现实的。能否真正地反映现实,也是衡量好作品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即便写的是清朝事,王跃文的《大清相国》还是受到中央纪委主要领导的大力推介。
既然是反映现实,就难免会有一些成文不成文的约束。比如,广为诟病的一点,很多官场小说中,最终的大坏蛋,一般都是副职。真正权倾一方的一把手书记,往往都是正面人物。其实,相对于文学作品,影视剧的审查更为严格。周梅森在最近的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此前作品《绝对权力》《国家公诉》改编的电视剧审核时,分别都修改了八九百处。而最近的这部《人民的名义》,审核时比较顺利,“这一次非常棒,总局让专家们提意见,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
是的,终于到了《人民的正义》。请注意,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这是周梅森“汇聚8年洪荒之力”写就的最新一部反腐小说,主人公是名从最高检到某省反贪局任局长的侯亮平,故事涉及官场、商场、群体性事件、权力寻租等等官场小说的标配。如果说有些突破,可能是表现在省级官场的派系之争,副国级大老虎的出现(是的,还是副的),小说末尾还借一名省委常委对省委书记的问话,点出了“谁来监督一把手”这个问题。另外,小说中提到的一些刑侦手段,也确实是与时俱进了。有一处还提到了录音可以剪辑成证据,虽然《潜伏》中余则成就用过这个,但如今的技术,定然是更加纯熟了。而对关键证人的杀人灭口,也显得真实而残酷。
关于书名,作家这样解析:“人民的名义”涵盖着两种含义,一是坚实的政治信仰,另一种则是腐败官员以“人民”为矫饰,谋取私利。
可以说,这是一部合格的作品。或许是我已不是年轻的我,这部作品并没有达到让我惊艳的程度,但不可否认,故事情节的设置,还是让我有种尽快读完的冲动。所以,对于喜欢官场小说的同好,推荐一读。
据作家讲,为了写这部小说,他真的到监狱里采访落网贪官。我相信这是实话。不过,人人都不可能完美,小说开头用的某部委处长家里现金烧坏点钞机,末尾用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窃以为有些不恰当。一是人人都知道的桥段,影响阅读欲望;另一个是最后突然冒出的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感觉突兀也不好玩。
据说,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月底就要开播了。我倒是挺好奇,书中涉及并不多的“副国级大老虎”的戏份会有多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