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秋声美,夏色收

秋声美,夏色收

作者: jiandan简单 | 来源:发表于2023-08-07 06:30 被阅读0次

今年8月8日立秋。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秋三候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立秋后,正是大人、孩子进行饮食调补的大好时机。根据时令特点,除了秋天的“燥”,还兼具夏天的“热”。此时要注重“秋冬养阴”(《皇帝内经》),即多吃些养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热伤阴,以防肺热太过。

立秋吃什么水果

立秋到来之际,人们容易产生秋燥。此时正是润燥生津的最佳时期,很多水果是让您摆脱秋燥的最佳食物哦!

1、柑桔

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伤酒烦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疗肺热咳嗽尤佳。

2、葡萄

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捣汁加熟蜜浓煎收膏,开水冲服,治疗烦热口渴尤佳。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葡萄制干后,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3、甘蔗

汁性平味甘,为解热、生津、润燥、滋养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镇咳、治噎止呕,有“天生复脉汤”之美称。中医常把其作清凉生津剂,用于治疗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结、高烧烦渴等症。

4、大枣

养胃和脾、益气生津,有润心肺、调营卫、滋脾土、补五脏、疗肠癖、治虚损等功效。中医常用其治疗小儿秋痢、妇女脏燥、肺虚咳嗽、烦闷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滋补良药。

5、柿子

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痿、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热痢等症。

6、梨

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7、石榴

性温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烦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烦渴不休者,可作食疗佳品。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可治疗小儿疳积、久泻久痢等。

立秋养生食品

食物抗岁月侵袭的魔力,要远比那些瓶瓶罐罐里价值不菲的化妆品和保健品来得更省事、更有效。

1、大豆

大豆是非常好的食品,其中含有的维生素E可以延缓皮肤衰老、防止色素沉着,此外大豆里的卵磷脂还可益智,并能延缓女性的衰老、推迟更年期的来临。

2、海带

海带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可以调节血液的酸碱度,防止皮肤过多分泌油脂。

3、西红柿

西红柿有助于美白、防晒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最新研究证明,西红柿还有助于展平新皱纹,使皮肤细嫩光滑,并且预防黑眼圈,可谓是一举多得。

4、藕

藕既可当水果,又可作佳肴,生啖熟食两相宜。藕不论生熟,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生藕性寒,甘凉入胃,可消瘀凉血、清烦热、止呕渴。适用于烦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症。妇女产后忌食生冷,惟独不忌藕,就是因为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故民间有“新采嫩藕胜太医”之说。熟藕,其色由白变紫,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食补佳品。而用藕加工制成的藕粉,既富营养,又易于消化,有养血止血、调中开胃之功效,实为老幼体虚者理想的营养佳品。

5、胡萝卜

胡萝卜又叫小人参,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能增强皮肤的抗损伤能力,还有助于保持皮肤弹性,对健康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6、蜂蜜

蜂蜜含有大量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维生素及糖类,对于皮肤是绝佳的保养品,此外秋天多食用蜂蜜还可润肺去燥,从内养外。

7、苹果

健康最有利的水果。此外,在众多的水果和蔬菜中美国人排出了对健康最有利的水果。其中苹果排名第一,因为苹果富含纤维物质,可补充人体足够的纤维质,降低心脏病发病率,还可以减肥。许多美国人把苹果作为瘦身必备,每周节食一天,这一天只吃苹果,号称“苹果日”。

8、牛奶

牛奶自古就是美容圣品,可以改善皮肤细胞活性,有延缓皮肤衰老、增强皮肤张力、消除小皱纹,对于皮肤的保养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立秋饮食有讲究

1、多吃酸性食物

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如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等,可收敛肺气。

初秋时节,天气仍较热,空气潮湿,闷热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难保人们不贪食过度,这些均会伤损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

2、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

秋燥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材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3、多吃鱼

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

4、少吃高蛋白食品,如肉类

经过一个夏天炎热的天气,立秋之后,很多“苦夏”或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的人食欲逐渐好转。不过此时人的肠胃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因此吃肉要适当,最好等到天真正凉下来以后,再多增加肉食。

5、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

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 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 榄。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

立秋养生

暑气未消,小心“阴暑”

立秋前后,天气依然十分炎热,许多家庭和公共场所都有空调,长此以往就会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另外,立秋时节,遇到台风降雨,突然降温,受到阴寒之气侵袭,也是诱发中阴暑的原因之一。因此,要预防阴暑的发生,不可过于贪凉。

早卧早起

立秋时节,秋高气爽。如果晚上早一点睡,就能够积聚我们身体内阳气,这样我们才能够有精气神。而早起的话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防止收敛太多。并且立秋时节气温变化大,所以衣服不宜穿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

文化风俗

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

啃  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城里人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立秋是又热转凉的季节,昼夜温差大,大家要注意及时添置衣服,小心着凉。

立秋,让成熟的万物更加芬芳,

让丰华的人生更加华美。

期待大家在立秋过后的人生节气里,

能有一份秋的从容,秋的沉静。

相关文章

  • 立秋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 阿达的画

    云天收夏色 竹叶动秋声

  • 2019-08-08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 2020-08-12 云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 宁静今拍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摄影:宁静致远

  • 出署记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待到某一日, 与君共朝夕。

  • 一日一书

    兹晨戒流火, 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 立秋还家

    淋漓收夏色,叶老唤秋声。 风蝉报夕阳,游子踏归程。

  • 一日一书

    兹晨戒流火, 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 欣赏| 木叶动秋声

    黄幻吾秋声图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秋日里耳朵最好的享受,就是风吹木叶,听秋声! 溥儒 秋声图 刘奎龄 秋声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声美,夏色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tg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