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仪式

作者: Rosezhang909 | 来源:发表于2018-05-28 09:13 被阅读226次

                                                Rose

          穷困潦倒的美国女作家海莲和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旧书店店员长达20年的书信往来,造就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友谊。海莲和弗兰克还有其他店员数百封书信集结成了这本书,令查令十字街84号声名大震。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想看看这间活脱从狄更斯书里蹦出来的可爱小铺子,追忆弗兰克和海莲的故事。从1949年至1969年,长达20年的光阴,一本本旧书从伦敦寄往海莲位于纽约的破旧公寓,海莲寄出的鸡蛋、火腿等物质也在源源不断地漂洋过海送到旧书店,接济了处于物资短缺中的旧书店店员们。海莲和弗兰克至死不曾谋面,这段因简单的买卖关系而衍生出来的真挚情谊,在一封封书信中流淌。只到现在读到这本书,也让人感慨:海莲只是位穷困又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她固执邋遢,还有些暴脾气。却心底善良,知道当时的伦敦实行配给制物资短缺,不断地给书店店员们邮寄食物改善他们的生活。而她自己,却因为凑不齐路费令伦敦之行在20年间始终未能成行。弗兰克这边呢,海莲绝对算不上是大客户,每次购书只在几美金而已,但是弗兰克在长达二十年间,费劲全力帮海莲搜索她想要的书。这种因书信连接起来的友谊,让人感慨和感动。

    消失的仪式

        长久以来,鸿雁传书,是一件颇有仪式感的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云中谁寄锦书来,燕子回时,月满西楼”,在古代就留下无数跟书信有关的诗句,到了现代社会,书信更是发挥了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重要作用。当书信还在流行时,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给对方认认真真的写封信,如果是特别重要的人,会更加小心翼翼地字斟句酌。折好装入信封,贴上邮票放入邮筒。期待对方尽快收到信件同样也会盼望着收到回音。

          记得高中时,特别流行交笔友。我也因一本作文书认识了一位在江苏的高中学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书信往来给枯燥艰苦的高中生活带来了些许阳光。我们寄给彼此的不过是自己写的一些故作深沉、不知所云的所谓的诗,成年后看来再幼稚不过了,在十几岁的年纪却是最单纯的情谊。每天课间操后,在一楼的取信处看看有没有回信,是最开心的时候。写诗,写文章,寄信,等待回复,仿佛就是我们之间悄悄进行的一场仪式,郑重其事。

          大学时,学生之间的书信往来注入了更多的青春气息。我的前桌有个男友在外地,平时的联系主要靠信件。每当收到来信,尽管我们不可见内容,从她的举动就可以猜出一二来。脸上笑意盈盈,那一定是利好消息,一旦开始摔书使劲掼桌子,肯定是闹矛盾了。青春年华的信件,是对一段美好时光的最珍贵的记录。

          有段时间,我最好的朋友因父亲调动工作,转学到了另外的地方。我们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无话不谈。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当时我爱上了集邮,可是邮票并不好收集。她在当地的邮局发现了新上市的邮票还有首日封,做为一个穷学生却慷慨的买了好多,亲自坐车给我送来。这段回忆,每每想起,都能触及心底最温柔的地方,长久地感动。

            再以后,似乎也没有以后了,通讯的发达,这种表达感情的仪式已经消失了。大家习惯用短平快的方式表达感情。各种社交软件的兴起,我们越来越适应隔着屏幕交流,既方便又高效。就连看书,也变成了电子阅览,书库巨大的容量,让查询一本书变得不费吹灰之力,还节省了好多购书款。书信,似乎只存在一部分人的记忆里。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信件,可能只是银行的对帐单,商家的广告宣传册而已。即使想静下心来写封信,可是写给谁?去哪里买邮票?都是问题,只能作罢。我们在微信、qq上交流,可能再也找不出提笔写信的郑重感了,讲话变得随意,因为说得不好还可以按撤销键。交流的快捷,必然也少了期待。交流方式的日新月异,在方便我们的同时,也像极了快节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一拍即合,又一拍两散。

         

    消失的仪式

        书的最后,海莲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如果你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20年的时间,弗兰克尽其所能在为海莲寻找她需要的书,而直到死亡也未能见到海莲,这是遗憾,但这种遗憾也成就了这本经典的书。在书信正在消失的今天,还好可以读到这本书,让我们还能想到曾经靠书信传情达意的时代,想到那些曾经出现在已经泛黄的信纸中的那些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消失的仪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ub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