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此文系【简村夜话】专题推荐,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如今的下岗问题。我们最早听到“下岗”时大概是九十年代,那时的下岗人尽皆知,轰动一时,而如今虽然下岗已是常谈,平淡的无非是换个工作而已,但却和那时已是千壤之别,纵观现状,虽未明说却已事实,难言之隐,各不相同。
说说身边的两位同学吧。同学甲已是不惑之年,说起工作一脸惆怅,眼看着公司年年裁员,35岁以下已成了公司的一条硬规,同学说起此事总是无奈,虽说还在干着,但不知靴子哪天落地,每天去上班深怕收到被裁通知。如今的收入出了养家,还有月供,如果丢了工作,被迫下岗,那将是怎样处境啊?
同学乙做报税工作,前几年工资可嘉,收入稳定,一时兴起买了大房子,精装修。结果,工作虽然没丢,业务量骤减,老板也没说辞退,但是收入已忽略不计了,一下子,还月供都成了问题,装修时的借款也无法按时归还了。得友人帮助,开了个饭馆,无奈自己只跟着老师傅学了一周厨艺,能学个啥样?看着寥寥无几的生意,想着高昂的月供,还有借款,一下子没有了快乐,整天愁容满面,甚至都有了回农村的打算。
我还听说大城市里的星巴克都挤满了年轻人,他们大多都是出门时告诉家人去上班,实则已无工作,呆在咖啡馆里消磨时间,喝咖啡的钱也许都是来自某某呗。虽说有些夸张,但也不缺真实。
以前的下岗最起码只是丢了工作而已,没有负债,现如今的下岗,除了丢了工作,大多数人还有房贷、车贷、各种贷,有家庭的还有子女的学费、补课费、生活费,所以,时代不同了,下岗的性质是相同的,但是境况已经相差甚远了。
再看看满大街的大学生,还有经常上新闻的高学历外卖小哥,以及超过往年人数的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又得走上抢饭碗之路。可怜的收入难以匹配优质的社会资源,几年以后吃光了年龄的红利又得走上被挤掉的老路,如果有机会有条件在被挤掉之前翻了身,那还不错,如若不然,又是悲剧重演。
这个时代和社会的现状咱也看不懂,研究不透,但是,周围总是充斥着无奈和焦虑总让人感到不安。也许,根据物业类聚,人以群分的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圈子,或许是咱所处的社会阶层也就这样了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