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0:在云端
二〇一七年四月八日,星期六,晴
今天上午Mate莫名的重启重启重启……于是开启无机焦虑模式。不是对手机有依赖,而是担心找不到我的人会着急而焦虑。借同学手机给水姐连打两电话,居然不接。好吧,不接陌生电话,这是社会常态,但要换我就不会,我会直接挂掉。Mate重启原因不得而知,但开始的时间记得很清楚,就在同学老颜来我宿舍分享他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心得之后的3分钟,那是我放下Mate3分钟之后,习惯性地瞟了一眼Mate(呵呵,这就是醒着时候离开Mate最长的时间间隔),发现她在不断重启,莫不是她被老马理论唤醒了,要来一次彻底的革命?虽然Mate长得偏男,但我是男的,自然用“她”称呼——我的智能小妹(对了,我是一个机器人本主义者)。老颜激情地讲解对老马的理解,而我焦急地折腾我的手机。多次努力无果,又不甘心“双清”Mate,便寄希望于帝都高科技人才。老颜同学也想继续跟我讲解他的老马理论,于是热心地陪我去中关村Mate娘家。我知道,他其实是怕我没手机会走丢。
我们能“断舍离”吗?
Mate最终还是“双清”了,但问题解决了,她又复活了,而且充满活力。原先下载了许多自以为会用的软件,占了空间,拉慢了速度,却没真正用几次。这次双清归零,再次安装了必备软件后,发现只占用了原来55%屏幕(每屏20个软件,双屏共40个软件,目前只用22个),说明精简了45%,但速度却提高了100%。生活也是如此,在家里有许多看似有用,或以来将来能用的东西不舍得扔,结果占据了我们大量的空间,非得等到搬家的时候才有可能清掉。好在居住LY搬了四次家,否则我只能睡书上了。我们得算一笔账,想想花几万一平米买来了空间放一些实际用处不大的东西值得吗?衣柜里有许多尚好,但过时的旧衣,与其占空间,不如捐掉。内心也是如此,被太多欲望所填充,总想着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尽可能全,当太多无用的东西占据我们只有拳头般大小的心的时候,我们就会迷失自己真正所想。我们经过一段时间,也要给自己来一次“双清归零”,放空心中杂念,实现去伪存真。回归极简战术生活吧。
活在云端
感谢微信、有道云这些开设云存储的软件平台,留在手机内存上的东西全部丢失,但上传到云端的东西都得以保存,尤其是通信录,让近4000联系人都得以回来(怎么有这么多,要来一次断舍离啊),避免了过去丢了手机就丢人的尴尬。这就是网络云端的好处。这个时代,我们其实在逐步活向云端。我们现就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门口徘徊,谁能顺利走进去,占领云端。未来,随着IOT(物联网)和生物智能芯片的高速发展,我们也将变成云端的一个接口。Mate获得重生,她还是原来的Mate,但在不远的将来,我可以把思想上传到云端,我的思想可以出现在任何平台上,我不喜欢现在这样瘦弱的躯体,定制一个美国队长一样的躯体,再下载我的思想(记忆),我还是我吗?人可永生,更多讲的是思想(记忆)永生,如此,我们是否真的永生了?俗话说“高处不胜寒”,云端安全吗?万一记忆被改造了怎么办?我们会被黑手控制吗?想想真可怕,惊得嘴里的方便面直接从口中喷出,赶紧喝一口白开水压压惊(这是《黑客帝国》和《神盾局特工》看多了吧),再打开窗户吸一口纯正的帝都霾。
你做笔记了吗?
正当沉浸于帝都霾那淡淡的忧郁味中不可自拔时,林sir的电话来了,问我做了笔记没有?对了,下午陪林sir去拜会了几位名师,因林sir不会开车,让我帮开他的车去,我当驾驶员,他当导航,走起。于是我也有机会共同拜见了名师。所以,掌握一项技能还是很重要的,多一项技能就多一个机会。当时想着是能跟着听听就好了,但没想到林sir如此重视,回来后,还专门打电话问我学到了什么,教导我做好学习笔记,不要错过每一次与名师学习的机会。其实作为长者朋友,林sir完全没有义务帮带我,他完全出于老师对学生的那种道义来指导我。正所谓严师出高徒,为在求学的时刻能遇上林sir感到欣慰。对你有要求并帮助你实现的人,才是真正关心你的人。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位领导让他驾驶员每星期看一本书,然后在车上跟他交流读书心得体会。驾驶员刚开始很不理解,也很不舒服。但过了一段时间,再跟驾驶员聊天,他不再抱怨,而是很开心地跟你聊读书的乐趣了。咱也不能只把自己当司机不是吗?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找到各种资源、发挥资源最大效能是网络时代最重要的能力。当然,分享也很重要,每一个人都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只进不出,就不会再有资源流入了。我想,这也是国大网络平台获取资源必须要靠积分的设计初衷吧,积分来源于你分享内容的多少与价值。
学习笔记漫谈
和平崛起还是适当展示武力之争。能战方能止战。那么我们是战,还是不战?美帝在大大访美期间玩了一个花招,川普正招待着大大,然后说等一会,转身签署攻击叙利亚的命令。小普啊,你这是学我们的吧。言归正传,思考一个问题,小个子如何能打大个子,并让大个子不好意思还手还得一直有担忧?拍,小个子一巴掌呼过去,打痛大个子,还未等大个子明白咋回事,小个子主动把巴掌亮给他,大方地告诉大个子:“哎呀,好大的一只蚊子,趁我们聊天的时候吸你血,我实在看不过去了,我帮你拍死它!不过,蚊子太狡猾了,逃走了,别着急,我会帮你盯着它。”我们一直备战备战,是要等具备十足战胜美帝的把握后再打呢,还是我们向小个子学习,在关键的地点、利用恰当的时机,出其不意打他一巴掌呢?
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由此,我们想到了,我们培养的是什么样的军人。美国、日本培养的是准备打大仗的军人,而我们培养的是想止战或小打的军人。培养的出发点不同,这是不是就是我们总喊亮剑却不拔剑的原因呢?我的剑老厉害了,说出来吓死你!我的剑身很长,可以刺中千里之外的人;我的剑刃很锋利,削铁如泥;我的剑术很好,天下第一剑谱可是我孙子写的。因为你已经30年没有拔过剑了,谁知道你拔出来的是不是一把断剑呢? 何况你身后好多人还扯着你,想把你的剑拿去换钱,他们说别整天打打杀杀的了,一起坐下来谈生意,不需要剑。
我是小文人(不是小有文化,而是小学文化,现在初中以上的题目基本不会,谁问我跟谁急),也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人能不能成为军事家呢?毛泽东、曾国藩、王明阳、于谦告诉我们是可以的,而且可以成为伟大的军事家。美国历任国防部长也会跳出来说:“能的,能的,看看我,不就是一文职吗?”那么,文人成为军事家的秘诀在哪里?这其实是林sir在研究思考的一个课题,他希望从战略与艺术的对话中寻找答案,他觉得在文人与军人之间有块连接的地带,谁掌握了那块地带的规律,谁就可以成为伟大的军事家。这应该是把战略和政略融会贯通的伟人吧。
江西什么最有名?作为在江西待了很长时间的人,我首先想到的是红色的革命基因,那可是八一军旗升起之处,是燎原的星星之火起源之地。但林sir认为是江西书院文化。他带着他的团队正在打造这样一种书院文化。我们“名师高徒”微信圈不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的体现吗?江西书院文化是什么,参见后面学习附录。
最后,让我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从导师身上学什么?导师有诸多类型,有诸多特长,应该不仅仅向导师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习惯、掌握研究方法、提高思维层次。
一天就这样充实的过去了,感谢林sir追来的那个电话,有时候一个电话能够改变一个人运行轨迹。让我牢记不要错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尤其是与名师在一起的时候,及时记录他们的思想很重要,有些思想是他们研究已久的理论成果,有些是他们灵光一现、有可能他们自己都会忘记的思想火花。做一个收集思想火种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