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电视剧看多了,还是言情小说看到了,从小,似乎对爱情,有着难以想象的向往。找到我的另一半,是我从小就围绕的一个中心,一个最大的理想。
小时候,对自己的另一半,脑海里的印象勾勒还是很清晰的:温文儒雅、仪表堂堂,不抽烟不喝酒不骂人……
那时候并不知道什么吸引力法则,只知道自己想要自己的另一半,就是这个样子。
初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沉迷于言情小说,几乎是一天一本。
有一个书摊上有N多的言情小说,我就和同学去租来,交换着看。下课看,在课堂上也偷偷地看。
有一次,还闹了个笑话,老师点名要一个同学上黑板去默写刚才他说过的词,结果那个同学因为没有听课,写不出来。
此时,老师点我名,自信满满地说:“让你们看看听课的和不听课的差别在哪里。”
结果是,我拿着粉笔站了半天,一个字也没写出来,因为我也没听,当时正在抽屉下放了本小说,偷偷看小说呢。
其他同学都起哄了,至今还对老师的那份尴尬印象深刻……
看了多少小说?数不清,基本上金庸的武侠、琼瑶的言情以及各种没名气的快餐言情,我看了无数本。多得让我回想起来,都奇怪当时自己的成绩是怎么能保持不掉的。
当然,这些是在初中时代,高中才收敛了些。毕竟高考的压力就摆在那呢。
书中的各种男女主的甜蜜或爱得死去活来,经常把我打动得一塌糊涂,也让我无比渴望:要是此生能有一人爱我如此,此生无憾了。
是的。有人爱我如此,此生无憾。
我想,这不仅仅是我,包括很多很多如同我一般的80后,都有这样的一种渴望吧。
饭饱思淫欲。从80后开始,基本上就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除了赚大钱的理念的灌输,我们也不知道人生活着到底该追求什么才是正道,所以终生大事也就成了主要的追求了。
我们这一代,你很难找到真正的有远大抱负的人,最多的就是想要自己钱赚多些,生活过得好些,有个出色的另一半,陪伴终生,足矣。
有时候我想,我们很多人真的是被“爱情至上”的观念荼毒了的一代。
满大街的情歌,离不开一个“爱”“不爱”,满屏幕的电视,没有一个不涉及爱情……
没人告诉我们,这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但我基本上就把这个当成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因为我有一段时间也去拼命想生命的真相,但想来想去就是不明白,最后给了自己这么一个目标:轰轰烈烈地爱过,活过,就没有遗憾了。
自从我给人生定了这么一个结论后,我以为,只要有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人生就完美无缺了。
亲情、友情、爱情,我都一一有了,但我的人生,一直是欲求不满的人生,是欠缺感十足的人生。
或许,就因为自己,总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不断想要得到的基础上吧。
少女时代,有这么一句话,大意是,人生来都是不完整的,只有找到了另一半,人生才是完整的。当时奉为真理。
现在看起来,人其实原本就是完整的,只是欲望驱使,无法满足,总希望另一半能贴补,以为填补上了,人生就完整了。
实际上,总想靠着外界的填满的人生,就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
没有鞋子的时候,以为有了鞋子就会很幸福,有了鞋子之后,以为有了自行车就会幸福,有了自行车之后,以为有了轿车会很幸福……一个目标达到,没来得及享受,就开始把幸福寄托在下一个目标上。
我就曾经无数次地以为,只要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个真正爱我的男人,我也爱他,那我一定会非常幸福,我愿意为他付出一切;当我遇到这么一个男人之后,也得到这么一个男人之后,我希望他能像我想象中的那样爱我,我才会幸福……原来自己所谓的可以付出一切,应该反过来,希望他能为我付出一切,因为心中的贪,得到的永远无法真正满足……
这是多痛的领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