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读书
读《无声告白》有感

读《无声告白》有感

作者: WarmIcena | 来源:发表于2017-11-29 22:47 被阅读0次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在我的书单里大概一年了,这两个星期终于看完了。该书开篇第一句:“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让我忍不住往下看。

    莉迪亚是一个混血家庭的第二个孩子,她有一个哥哥内斯以及一个小她好几岁的妹妹汉娜。母亲玛丽莲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医生,但因结婚生子终未能实现,于是她把这个梦强加给莉迪亚,给她买解剖书籍、科学书等,每一年莉迪亚生日她送的礼物都是书。她想女儿成为一名医生,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却忽略了女儿内心的真实想法,漠视了女儿的孤独与无助,她根本就不知道莉迪亚想要的是什么。父亲詹姆斯是中国人,他深深体会到在白种人中自己肤色的与众不同,可以说他是比较懂得子女在学校中的处境,他告诉莉迪亚不需要与众不同。

    在这个中美混血的家庭中,莉迪亚永远是饭桌上备受关注的小孩,但她讨厌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她的过分关注与期待,而自己却无法逃避只能隐忍着;小女儿汉娜一直是被忽略的那个,父母、哥哥姐姐对她的忽略反而让她看清了这个家庭的矛盾所在,她能看出莉迪亚的不快乐,能看出她在生日会上佯装的笑脸。长期以来,莉迪亚一直顺从着母亲对她的期待,尽管内心备受煎熬,她渴望哥哥能帮她分担,但随着哥哥即将前往哈佛上大学,她越发焦虑,仿佛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当莉迪亚意识到要摆脱母亲对她的期待,她对自己许下好几个承诺,她想要勇敢去面对,她走进水中,摆脱了这一切。

    无声告白大概就是我们内心那些无法说出的痛苦吧。这些无法宣泄的痛苦可能是他人的期待,也可能是自身对自己过高的期望,然而当这些无形的重担越积越多,心理缺陷也随之而来。

    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许多父母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孩子们背负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痛苦”,甚至从小在父母的安排下被动学习,忽略了内心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看完这本书,我挺庆幸自己的成长中,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父母都不曾给我太大压力。

    另一方面,父母跟孩子的沟通交流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我跟我爸妈的交流其实很少,打电话说的永远是那些,都是爸妈嘱咐要多吃点多穿点等等关心的话语。在学校还好,没有太多的想法,可是每当放假回到家里,自己有好多想跟他们沟通的问题可是就是不知道怎么说出口,但不说出来他们就不会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这样就产生了矛盾,有时甚至大家都不愉快。有时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觉得自己跟父母的交往模式很糟糕,这样只会导致隔阂越来越多,爸妈爱我们可是却不知道或不理解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为什么不直接跟他们说清楚呢?因为害怕,害怕无法得到满足跟理解;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好的事不想让爸妈烦恼吧。比如我想考一个证,我自己也无法保证自己一定会考过而且这个证书对我今后会有用,我跟爸妈说了这个,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你现在大了要靠自己了我们也不懂,你觉得可以就行。但其实如果他们鼓励一下我而不是总说你要靠自己,我心里会好受点,会更愿意跟他们讨论这些问题。

    《无声告白》这本书真的扔我很有感触,只是一下笔却不知道要写什么。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不要让别人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无声告白》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zpbxtx.html